第02版:锐评观点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马拉松热看全民健身

  ■汤嘉琛

  

  尽管“天公不作美”,19日鸣枪开赛的2014年北京马拉松赛依旧火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近3万名参赛者,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一次体育狂欢;围观者则将“北京马拉松”推上了热门话题排行榜榜首,仅新浪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就高达5.6亿。跑马拉松赛正在成为一种都市生活新时尚。

  马拉松赛如今有多受欢迎,从火爆的报名情况可见一斑。2011年北京马拉松的3万个名额用了6天才报满,2012年用了3天,今年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全部报满,甚至还采取了“抽签摇号”的方式;即将于下月初鸣枪开跑的上海马拉松比赛,1.8万个报名名额也在4小时内被一抢而空,火爆程度堪比春运抢票。

  中国田径协会官网显示,中国今年举办的注册马拉松赛事共有50场,比去年多了11场;热爱跑步的中国人与日俱增,除了北马、上马、广马等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之外,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也加入了“跑马”行列。在新华社评出的“2013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中,“跑马拉松赛成为健身新时尚”赫然在列。

  跑马拉松成为一种时尚,是全民健身热潮急剧升温的直接体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对健康、休闲以及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便捷又自然的跑步备受青睐。街头、公园和健身房内活跃着跑步者的身影,社交网站上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晒跑步记录,还有人以参加各地的马拉松赛为乐。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马拉松受追捧是一种积极现象,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与马拉松类似,更富有趣味性的“彩虹跑”在中国也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中国民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却未能得到充分释放。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群众体育赛事还比较少——美国每年仅马拉松赛就有700多场。

  公众参与马拉松的热情持续高涨,日常健身休闲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实质上给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呵护公众的参与热情,让“全民体育”从口号变为现实,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投入方面尽快跟上。让普通百姓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其意义不亚于让专业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上争金夺银。

  上个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让各种体育资源火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这是一个顺应时代大势的好消息,如果能够尽快贯彻落实,不仅各地的马拉松赛将会办得更好,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赛事也将更丰富。

  当然,对于即将举办马拉松赛的上海来说,网络上关于北京马拉松的吐槽和建言,也有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比如,比赛时遭遇雾霾天气该如何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比如,如何在沟通调度、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这些都可以从北京马拉松比赛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进而将上海马拉松赛的筹备工作做得更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晚 晴
   第09版:国内综览
   第10版:国内深读
   第11版:国际综览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旧 闻
   第16版:广 告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食尚/美味
   第20版:聚焦/广告
   第21版:时尚/消费
   第22版:潮流/前沿
   第23版:数码/生活
   第24版:IT/通信
“叫停转基因”开了尊重民意的好头
土豪学校
从马拉松热看全民健身
吃盐的闲事儿该怎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