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锐评观点
 
 
 
2014年11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铁拒绝恶俗炒作

  ■赵志疆

  

  人头攒动的地铁车厢,似乎正在成为一些炒作无底线者眼中的绝佳秀场。于是,公众不得不在忍受拥挤的同时,忍受一些恶俗甚至惊悚的视听污染。

  万圣节前夕,正值晚高峰期间,上海地铁2号线上突然出现了一名“僵尸”,在车厢内引起一片骚乱。假扮“僵尸”的贺某被依法行政拘留。此前,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在上海地铁2号线上,两名年轻女子当众脱衣,在乘客的指责声中,穿上身着某洗涤公司广告衫男子送来的衣服离去。

  两起风波都出自商业策划,大有“貌不雷人誓不休”之势。为了博人眼球而哗众取宠是为无知,扰乱公共秩序以博出位则为无良。毋庸讳言,恶俗炒作之所以屡屡上演,是因为搅扰公序良俗的成本过于低廉,从这种意义上说,脱衣女子接受调查、“僵尸”贺某被刑拘,不失为一堂生动的普法课——炒作有风险,作秀需谨慎。倘若以一种更为宽泛的眼光去打量,两起闹剧所带来的反思,显然不应止于始作俑者被严查法办。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兴起,有经济学家预测“未来30年,谁把握了注意力,谁将掌控未来的财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种新经济领域的学术概念,却被越来越多地与恶俗炒作联系在一起,出于对所谓“眼球效应”的无限追捧,一些炒作者自以为“拥有了眼球就拥有春天”,全然不顾是否只是吸引了众人厌恶的目光。在低俗炒作大行其道,甚至被美其名曰“传播策划”的时候,无聊与无良、出位与违法也许只在一念之差。对于奉公众注意力为圭臬的商家来说,也许更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想引起什么样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公众鄙夷的目光中越走越远。

  除此之外,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虽然地铁正在频繁地介入城市生活,但“地铁文明”似乎仍略显遥远。揆诸报端,在地铁车厢内饮食乃至便溺现象不时可见,由此甚至多次引发激烈冲突,这些文明的疮疤,无一例外在诉说着公德意识的落差。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是一个孩子都必备的常识,然而,这样的常识仍在被人不断重申,这是一种怎样令人难堪的现实?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不仅是基本的文明行为准则,甚至可以上升到保障公民权利的高度——如果每个人都滥用自身权利,实际上就侵犯了所有人的权利。无论看似微不足道的不文明举动,还是令人不堪其扰的低俗炒作,都是对公共秩序的破坏以及对他人的冒犯。倘若每个人都习惯了在不文明现象面前保持沉默,如何能避免另有所图的炒作者制造出更大动静?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法律无疑是不容触碰的底线,不过,在法律底线上还有道德文明存在,这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守住文明的底线,也就守住了城市的基调;扎紧道德的篱笆,恶俗炒作也就不再容易乘虚而入。

  百姓观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记者节特别策划
   第05版:记者节特别策划
   第06版:城事/便民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专题
   第10版:国内综览
   第11版:国内深读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红尘情爱
   第16版:广告
   第17版:健康生活
   第18版:心灵视窗
   第19版:传染病救治
   第20版:为您服务
   第21版:亲子/空间
   第22版:心理调查
   第23版:健康/关注
   第24版:亚当/夏娃
高中生“学有余力”该干啥?
英国文化产业如何“亲民”
人情变味
地铁拒绝恶俗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