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姬慧洋 文/图
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之后,根据省政府相关精神,周口依托自身优势,主动衔接,加快融入国家主水网,增强中原经济区的综合交通优势。
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周口全方位开放,还为我市招商引资拓展了新空间,同时也为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增添了强大动力。
为了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目前,我市各个港口建设如火如荼,而依托航运生存的企业也在港口建设过程中,节省了运营成本。
咱要从“内陆腹地”跃居“开放前沿”了
初夏时节,沙颍河畔,新港建设如火如荼,大宗货物不断到岸,拥有“黄金水道”沙颍河航线的周口,又现“水陆交汇之乡,财货堆积之薮”的盛况。
“目前,宁洛、大广、周商、永登4条高速公路从周口穿境而过,周口至新郑机场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漯阜铁路横贯东西,郑州至合肥经周口的高铁即将开工建设,沙颍河全年通航。”周口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周口通用机场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周口除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大交通格局外,还将拥有‘空中通途’。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对周口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全方位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拓展了新的空间。”
近年来,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提出加快实施沙颍河、涡河、沱浍河重点航运开发工程,推动实施沙颍河周口至省界段升级改造等航道工程。交通运输部和河南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将周口港建设成区域性重要港口,与郑州集装箱中心站、郑州航空港有效连接,推进公铁、空陆、铁水多式联运”。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周口将依托自身优势,主动衔接,加快融入国家主水网,增强中原经济区的综合交通优势。随着国家确定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国际航空港“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现代物流业的日益兴盛,我市有信心把周口港打造成内河国际港口,成为连接长三角地区“桥头堡”。
运送“大块头”就找咱 省钱省心您瞧好吧
以沙颍河10公里岸线为依托,建设100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1000万吨以上的周口港,通过加强与海港的联动,将建成内外贸兼备的枢纽港区。作为我省规划的唯一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重点产业集聚区,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进度,现已与十几家企业签订协议,引进项目资金30亿元。
数据显示,2010年周口港货物吞吐量仅85万吨,2014年就增至647万吨,承运货物由矿产、粮食、建材扩大到钢材、大型电器、集装箱等种类。周口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周口港中转的河南第一台燃气发电机组,单件重量达438吨,从哈尔滨经俄罗斯鞑靼海峡、日本海运抵上海后,由内河航运顺利抵达周口,单次节约费用4000多万元,航运优势由此可见一斑。”
豫东南货运没淡季 “名利双收”您不用愁
据了解,项城市现有的几个港口码头规模都比较小,每年的吞吐量多在80万吨左右,根本满足不了项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基于这种情况,项城市立足于港城联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项城港,总投资近2.6亿元,设计年吞吐量达300万吨。项城港相关负责人介绍,项城港目前是我市境内沙颍河沿岸最具规模的一个港口,它的岸线为540米,设有8个泊位,2000吨及以下的船只都可以进港。
经过前一阶段的紧张施工,目前项城港主体工程已经完工,4部起重机已完成安装调试。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项城市将以港口为依托,全方位建设项城港物流园区。项城港物流园区建成后,将成为豫东南集“装卸、运输、生产、加工、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港口物流园区,将为项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重型机械发货有福了 打这儿走专业又安全
在沈丘县郑起港机自备港码头项目建设工地,几辆大卡车来回穿梭,挖土机忙着把泥土装上运土车,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挥汗如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沈丘自备港码头是河南郑起港机制造有限公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第一家为运输大型设备而建设的企业专属码头。该项目占地60余亩,计划投资3000万元,因后期工程进度及规模的扩大,投资追加到6000万元,建有可供500吨级船舶停靠泊位两个。
重型机械公路运输安全隐患很大,而且上路报批程序复杂。为此,郑起港机制造有限公司决定利用沙颍河航运解决重型设备运输难、运费高的难题。他们在厂区路边修建了多条轨道,用于连接各个车间,并直通厂区后边的河岸。
“举个例子,我们运一台大型门座式起重机,公路运输得花100多万元,而水路运输只要6万多元。”该公司负责人李赞营说,“利用沙颍河航运发货,我们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简化了程序、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交通安全事故,还增强了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