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身
据报道,清华大学将于2016年新增大气科学、机器人和智能交通专业等6个本科辅修专业,并于2016年3月份面向清华2014级和2015级全日制本科生招生,共计招生190余人。
大学开辅修,符合当代教育的趋势与潮流。它丰富了在校学生的学习选择,对学生的多样化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都有帮助。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与知识含量,还为迈入社会的就业选择提供了方便。以统计学专业为例,说明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战略已经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若想在大数据领域有所发展,就可以选择这一专业。此外,开设大气科学专业也是紧贴当下热点。
辅修在诸多大学开设并被学生积极响应,这是教育的发展与繁荣。但是,如何将辅修等同于主修,那就要看校方严肃认真的办学精神与缜密周全的安排部署了。因为辅修不是主修,所以在授课时间上,辅修大多安排在周末和晚上。以周末为例,我们一年有多少节庆假日,在不断地调休倒休,还有研究生考试等各种活动的占用,倒得周末成了工作日上课日,那么被挤占的辅修还上不上,调不调,倒不倒;一调一倒,教室安排又成为一大问题;接踵而来的是教师主修教学与辅修上课的“撞车”冲突。这一系列调配是否井然有序,运筹帷幄,那就要看校方的认真程度了。
辅修是要收费的,一般辅修本科学位45学分,至少得交三四千块钱,这又涉及一个办学方向与重点的问题。重科研不重教学的现象在大学很是普遍。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多少博导、教授仍然没到第一线给主修本科生上课,那就更别提辅修了。
故此,辅修又不可一窝蜂地跟潮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的辅修让人放心;只认所谓的科研、学术的就另当别论了。打着辅修名义另有所图的也不是没有,许多事情都明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