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
《“湛江爸妈,你们在哪儿?”》
□周口晚报记者 金月全 实习生 许亭亭
湛江晚报记者 陈凯杰
本报讯 2015年12月23日,本报联合广东《湛江晚报》,以《“湛江爸妈,你们在哪儿?”》为题,对扶沟女子范想云寻找亲生父母一事进行报道后,在两地引起热烈反响。两天后,湛江遂溪县居民王先生致电湛江晚报记者称,范想云很有可能是他二姐。
在湛江晚报记者的牵线下,范想云跟王先生的父母通了电话,双方甚为投缘。由于被遗弃的年月及身上毒疮的位置相吻合,2016年1月6日,范想云独自一人坐火车来到湛江,与王先生一家人见了面,深入了解情况。
当天,王先生早早地就到湛江西火车站等候范想云。接到范想云后,王先生马上将她带到遂溪父母家。
见到范想云后,王先生的叔叔直呼:“像,她和兄嫂长得很像,特别是眼神。”
“我这次到湛江,就是希望能够找到我的亲生父母。”范想云边哭边说,“1980年6月,我养父途经‘赤坎长途汽车站’时,有个人问他要不要小孩,养父见我可怜,就收养了我。虽然我背上生有毒疮,但他没有嫌弃,花光积蓄帮我把病治好,并将我抚养成人。”
王先生的父亲告诉湛江晚报记者,由于当初家庭发生变故,他迫不得已将二女儿遗弃,这几年每当看到电视里播放寻亲节目,他和妻子就会忍不住落泪,并渴望有朝一日能找到二女儿。
“我想到当年被遗弃的地方看看。”在湛江晚报记者的陪同下,范想云来到赤坎立交桥附近,那里是“赤坎长途汽车站”原址。范想云站在立交桥下,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忍不住泪流满面。
1月7日,范想云在电话中告诉周口晚报记者,她与王先生家人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5天后出来。他们会是彼此的亲人吗?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线索提供 卢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