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下)
■邹文生
[原文]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释]
01.玉衡: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至第七星。北斗七星形似酌酒的斗,第一星至第四星成勺形,称斗魁;第五星至第七星成一条直线,称斗柄。由于地球绕日公转,从地面上看去,斗星每月变一方位。古人根据斗星所指方位的变换来辨别节令的推移。02.孟冬:初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夏历十月。这句是说由玉衡所指的方位,知道节令已到孟冬。03.历历:分明貌。一说,历历,行列貌。04.玄鸟:燕子。05.安适:往什么地方去。安:何。燕子是候鸟,春天北来,秋时南飞。本句是说:天凉了,燕子又要飞往什么地方去了?06.翮(hé):鸟的羽茎。据说善飞的鸟有六根健劲的羽茎。本句以鸟的展翅高飞来比喻同门友的飞黄腾达。07.南箕:星名,形似簸箕。08.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意思说不拉车。“南箕”二句,是用南箕、北斗和牵牛等星宿来比喻朋友间徒有虚名而无实用。09.盘石:同“磐石”,特别大的石头。
[赏析]
《明月皎夜光》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七首。这首诗从秋夜之景写起,初看似与诗旨全无关涉,实则均与后文的情感抒发脉络相连。这首诗写景抒情上的妙处,全在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上,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蝉鸣之中。
开篇“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二句,读者可以感觉到诗人此刻正浸染在一派月光之中。这皎洁的月色、蟋蟀的低吟,交织成一曲无比清切的夜之旋律。再看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等三星组成的斗柄,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那闪烁的星辰,就如镶嵌天幕上的颗颗明珠,把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当然包括那披着一身月光漫步的诗人。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诗中“玉衡”所指的“孟冬”是什么时辰呢?学者认为:这首诗中的“孟冬”指的不是初冬这个节令(因为接下来的“秋蝉鸣树间”句中说得清清楚楚,秋蝉在树上鸣叫),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个时刻。在仲秋的后半夜,诗人还在月下踽踽步行,这确实有些反常。倘若不是胸中有着缠绕不去的忧愁,搅得诗人心神不宁,不会久久不眠的。明白这一层,读者便知道了诗人此刻的心境非但不“美好”,简直有些“凄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人们体味这四句诗的真实含义,其境界立即为之改观。是啊,不仅那皎洁的月色,似乎变得幽冷了几分,就是那从东壁下传来的蟋蟀之鸣声,听上去也格外哀切。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的。这就是艺术上的反衬手法。
诗人默默无语,只是在月光下徘徊。当他踏过草径的时候,忽然发现了“白露沾野草”。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那是秋气已深的征兆。“时节忽复易”,诗人似乎到此刻才感觉到,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从那枝叶婆娑的树影间,传来时断时续的寒蝉鸣叫声,怪不得往日的燕子(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燕子南归的时节。“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意思是说,这些燕子又将飞往哪里去呢?这是诗人在月下所发出的怅然问叹,似乎这问叹只是对玄鸟而发的,但实际上又是诗人那充满失意的怅然自问。从诗中可知,诗人游宦京华已数度寒暑,而今草露蝉鸣,表明又经一秋,它在诗人心上所勾起的,该是流离客中的惆怅和凄怆吧!
以上八句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适应着秋夜的清寂和诗人的怅惘、失意之感,笔触运得轻轻的,色彩也一片惨白;没有大的音响,只有蟋蟀、秋蝉交鸣中那偶发的、诗人那悠悠的叹息之声。当诗人一触及自身的伤痛时,情感便不免愤愤起来。是啊,诗人久滞客中,他之所以在如此夜半焦灼难眠,是因为他曾经希望过、期待过,而今这希望和期待全破灭了!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在诗人求宦京华的蹉跎岁月中,和他携手而游的同门好友,先后一个个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这在当初,如一道灿烂的阳光,把诗人的前路照耀得五彩缤纷,因为他曾相信同门好友将会从青云间垂下手来,提携自己一把,早晚会有一天,他能够与同门友人比翼齐飞、邀游碧空。但事实却大大出乎诗人所预料,昔日的同门之友,如今却变成了相见不相认的陌路之人。他们竟然在平步青云之际,将自己当作走路时的脚迹一般,留置于身后而不屑一顾了。“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诗中毫不经意运用的这个妙喻,不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那不谙世态炎凉的惊讶、悲愤和不平。至此,全诗的主旨方才揭开,那在月光下徘徊的诗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位被同门好友所欺骗、所抛弃的落魄者!
在诗人的背后,月光映出了静静的身影,在头顶上空,依然是明珠般闪烁的“历历”众星。当诗人带着被抛弃的愤怒仰望星空时,偏偏又瞥见了那些名为“箕星”、“斗星”及“牵牛星”的星座。正如《诗经·大东》所言:“维南有箕,不可以颠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车)”。这些星座,它们既然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却偏偏取这样的名称,这真是莫大的笑话!于是,诗人顿时生出一股无名的怨气,指点着这些徒有虚名的星座,大声地责问起来:“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诗人突然指责起渺渺苍穹中的星座,好像太奇怪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诗人心中实在有太多的苦闷,这苦闷无处发泄,不拿这些徒具虚名的星座是问,已经无人可问了。
然而天上的星星却默默不语,只是狡黠地眨着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发问者:“你自己又怎么样呢?不也担着‘同门友’的虚名,而被‘同门友’抛弃了吗?”是啊,“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人想到当年的友人是怎样的信誓旦旦,声称什么同门之谊“坚如磐石”,而今“同门友”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却早已不在,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啊!诗人的叹息和感慨,饱含着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愚弄后的伤痛和悲哀。至此,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束全诗。
抒写这样的伤痛和悲哀,本来只用数语即可说尽,这首《明月皎夜光》偏偏从秋夜之景写起,初看似与词旨全无关涉,其实均与后文的情感抒发脉络相连。首句“明月皎夜光”,月光笼盖悲情,为全诗铺上了凄清的底色;次句“促织鸣东壁”,给幽寂增添了几多哀音;“玉衡指孟冬”,点明夜半不眠之时辰,“众星何历历”暗伏箕、斗、牵牛之奇思;然后诗人从草露和蝉鸣中,引出时光流逝之感,触动同门相弃之痛,最终发展到了愤极“直落”、难以控驭的地步。张玉谷《古诗赏析》中说:“妙在忽蒙上文‘众星历历’,借箕、斗、牵牛有名无实,凭空作比,然后拍合,便顿觉波澜跌宕。”这就是《明月皎夜光》写景抒情上的妙处。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鸟飞及蝉鸣之中。 [原文]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爱情画面。写的是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而视点却落在地上。《迢迢牵牛星》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本诗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分别从夫妻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和“皎皎”,互文见义,千万不可执着。意思是说:牵牛既“迢迢”也“皎皎”,织女既“皎皎”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一词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一词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娇美。如此说来,“迢迢”和“皎皎”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由此可见,中国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略窥一斑。诗中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这三字。因为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如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说成“河汉女”就活泼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星。不知诗人创作此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其艺术效果则迥异。简言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的确是最巧妙的安排,并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诗作中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布,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句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和下句的“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句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盈盈”一词不是形容水,它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这是确切的。许多人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字本意是“满溢”,如果“盈盈”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一词,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另外,汉乐府《陌上桑》诗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之美的。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必然映现在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一词,李善注曰:“《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诗中的“脉脉不得语”句,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而风格浑成,的确是极为难得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