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周口网友“指点”东新区


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今年以来,东新区成为周口城市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成为周口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最为可贵的是,很多网友在惊叹东新区亮丽的同时,也站在一个负责任的周口人的角度,对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各种建议。由此让人欣喜地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周口人正在融入东新区的发展氛围中,东新区的发展步伐将因此而更加坚实有力。

      今天,我们摘要发表了一些网友的发言,希望更多的周口人为东新区发展建言献策,因为她确实是我们的新家。

      形成周口特色

      思路话语:东新区作为周口的新城区,承载着展示周口形象、引领周口未来的历史重任。对东新区的建设,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如何在东新区这张白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蓝图,我认为应该突出周口平原水城的特色,做一个整体的水城规划。吸收国内外先进城市建设经验,做足、做活水文章。本来我们的新区起步就晚,周边地市商丘、驻马店都已建成,漯河、许昌也已基本成型,如果再沿袭他们走过的老路,不突出自己的特色,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走出自己的新区建设道路,建出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新区,独领豫东风骚。说到标志性建筑,结合现在东新区建设的实际,我们应该在未来的城市中心区、周口大道的东侧建一座周口电视塔。

      春天里:最起码该有自己的主色调。北京不是以灰色为主色调吗?周口的新建筑也该有个比较统一的色调。我个人比较偏爱各种深浅的蓝色。

      风雪连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的努力,总会得到认可,咱们的东新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如果再加上标志性的建筑,就更趋向完美了。

      钢管秀:标志性建筑不是刻意而为的,我建议东新区的建筑一是要重质量,二是外形设计要追求新意。

      想了半天:东新区应该突出开放理念,不能再一家一个院子一个大门,应该空间共享,都弄成开放式的院落。

      木头:感觉有点遗憾的是东新区除了“三馆”之外就是一些单位、公园,缺少标志性建筑。我想标志性建筑应该彰显以下特点:一是周口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二是弘扬周口精神;三是美观和实用性兼备。

      浣纱:东新区应该借鉴现代都市建设的经验,做到大气、不落俗套,让国人提起豫东,就自然地想起周口东新区。

      完善基础设施

      hntk: 12月20日上午,一群龙都网友冒着寒风来到东新区的建设工地,实地参观考察。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东新区的很多项目弥补了我市缺口,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公园、生态园、小学等,都是市民迫切需要的。在参观过程中,网友发现已经有市民开始在周口公园、生态园等地游玩了。相信东新区建设会提高我市的城市品位,更大程度上丰富市民的娱乐生活。东新区虽然目前还有些冷清,但路网建设非常合理,各种配套设施也正在建设中,更为难得的是还规划了不少公共厕所,这说明东新区的规划具有前瞻性。

      太康之光:东新区应该全面考虑衣食住行,不仅要有高楼,还要有公交、公厕、医院、学校等公众基础设施!

      简洁:周口市政府并没有把钱用在建设政府办公用楼上,而是先建了体育场、博物馆、道路、公园、学校、气象站等基础性设施。

      磕磕碰碰:学校和医院等配套设施要跟得上,现在有个小学,中学也该建,还差个医院。

      东方一杰:看论坛发言,好像有网友去了东新区。东新区已经有5年的发展历史了,但不客气地说,周口市民有几个知道东新区为何物?就拿买房子来讲,同院的张老板在紫荆城买了房,问他为何不去东新区买房,他掰着指头问我:儿子上中学、老母亲常年看病、自己每天上班,住在东新区怎么办?一个地方要想聚集人气,关键要看能否给人方便,生活是个大实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靠说说就能解决了的。5岁的东新区,要想让周口人流向他方,必须为人们解决好生计问题,要不然,八抬大轿也抬不去。看网友的帖子,感觉东新区正在努力,比如实验小学开始招生,周口公园正在建设,但总觉得有些慢,周师北迁后,为什么不在东新区再建一个附中呢?假如生计问题都解决了,东新区何愁没有人气?

      动静有常:军事上强调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城区建设上,大概要反其道而行之,兵马一行,粮草随到。周师搬东区,随着师生的增加,万果园超市入住了,小吃店、小商品店也巴结着往校园里挤。挤不进校园的小吃摊、小商品摊、小菜摊,撵都撵不走。东新区目前用于居住的楼房已盖了不少,楼房一栋连一栋,但入住者寥寥,为什么?因为东新区目前还不能为入住者同时提供生活和工作的方便,等居住、工作等综合因素都方便了,东新区的人气想不聚都不行,有人气了,提供各种服务的商家随着准到,你想拦都拦不住。

      科教兴川:要想东新区有人气,必须先让医院和学校进驻,还要改进公交线路,多通几路公交到东新区。现在虽然通车了,但是线路太少,不太方便,而坐公交车图的就是方便。

      吴广:聚集人气,首先要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东新区急需的是医院和中学,交通也很重要。商品房也缺,除了入驻单位盖的家属楼,普通市民想住东区,没有房子可买呀。

      沙颍河畔:鼓励市民和商家在东新区投资餐饮、娱乐、健身、酒吧等场所,在经营初期,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对来东新区投资建设大型服务业项目的商家,有关部门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免收费;在服务业建设项目的审批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简化手续,实行上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市区通往东新区的公交车次、密度,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已建成的场馆,如无重大比赛、展览,全部面向市民开放,并可收取适当费用,做日常维护使用;增加免费公厕的数量,让市民、游客在东新区轻松的“方便”;规划停车场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环保节能

      郁闷王者:作为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市,我们的土地资源太珍贵了。不能单纯地为了发展快,而像摊煎饼一样把城市摊大,应该有高度,有特色,宁愿不发展,也不能以牺牲土地为代价,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把楼建高了,能省一点地是一点。

      王安石:东新区现在的环境多好啊,建是建,千万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上多下点功夫,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和谐新区、生态新区。

      沙颍河畔:东新区是城市生态安全的屏障。我们的老城区没有填充多少绿地儿,除了滨河公园、人民公园、川汇大道路边的绿化带,我再也想不起来,哪儿还有绿化。城区内只要有点空地儿,就会被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占领。东新区的绿化工作比较好,道路两旁都有公园似的绿化带,周口公园、生态公园已逐步构筑成形。据说现在生态公园里的小湖小岛以前都是废弃窑场,经过改建后,现在已经变成美丽的人工湖了。这些公园现在还正在建设,等建成后,如果再来,一定会发出“欲把东区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赞叹!

      猫妖米米:节能环保应该看作头等大事,现在一些大城市在新建楼盘时要求按比例使用环保材料,并且要考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性。我们的东新区应该从设计开始就考虑这一点,比如说在楼顶安装太阳能设备,为住户提供照明、供暖。一次性投入可能会大一点,但是从长远来说,又省钱,又环保。

      木头:要坚持节约发展,土地正在成为稀缺资源,千万不能浪费,建议楼要建高一些,配套设施要争取大家分享,综合利用。

     

来源: 中华龙都网 编辑: 孙艳

关闭窗口

中华龙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周口日报和中华龙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龙都网联系。
本站检索
Google
  • 市纪委召开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