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刘玉峰:从“破烂王”到企业家

记者 王艳 通讯员 张永久


2009年04月08日 星期三

      “18年前从家乡走出来时,我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一天!”回忆起当年外出打工一直到成就一番事业,33岁的刘玉峰感慨万千。

      农民,农民工,企业家,18年来,刘玉峰的身份几度变化。如今,他的名片上印着“灵宝市鹏程建筑第一公司董事长”。

      15岁时,家住项城高寺镇张凤行政村的刘玉峰因为家庭生计所迫,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一开始,他到沈阳等地捡破烂,当上了年轻的“破烂王”。“当时是一副箩筐走村串巷,肩挑手提,一天赚几块钱就心满意足。”回忆起自己收废品的经历,刘玉峰显得轻松淡然。

      18岁那年,刘玉峰告别了“垃圾堆”,随人到新疆卖石灰,通过出卖苦力挣钱,用血汗逐步为自己积攒下创业的成本。随后几年,刘玉峰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创业历程。他先后尝试了不同的行当,但对尚显稚嫩的刘玉峰来说,开始的创业经历带给他的只有失败的辛酸。

      19岁的时候,刘玉峰开始学着自己当老板。他先是卖大米,当上了换大米的“小老板”。随后,他又在郑州等地卖风味小吃。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质的变化。尽管如此,刘玉峰心里并没有放弃对创业的执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很痛苦,但同时让他更坚强。他现在反而更感谢那些失败的经历:“我这个人没什么大学问,但有时候经验和经历比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实践证明,这些经历对我今后的事业是有所帮助的。”

      20岁时,刘玉峰随叔叔到灵宝搞沥青防水。这成为他人生最大的转机。在灵宝期间,刘玉峰曾与一位福建的老板合作搞工程。刘玉峰靠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靠自己的务实和才能赢得了这位老板的赏识。两年之后,他在这位老板的帮助下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灵宝市鹏程建筑第一公司。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也迎来自己人生中创业的春天。

      刘玉峰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后,下决心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公司刚创办的那几年,很累很辛苦,跑业务、进设备、找工人,每一天都过得很紧张,即使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也很少回家。”刘玉峰告诉记者。最近这5年,公司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他的公司已经从当初不知名的小公司成为灵宝市知名企业。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由当初只为别人建筑,拓展到如今的入股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在去年房地产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年利润超过200万元。“我之所以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能吃苦、不怕累,还有不怕失败。”刘玉峰感慨地说。

      如今,刘玉峰和家人都已在灵宝市定居。可是,他与家乡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的公司中,有500多名工人来自项城高寺。刘玉峰动情地说:“我为他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他们为公司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希望能够带他们走得更久、更远。”

      从“破烂王”到企业家,刘玉峰靠创业和创新改变命运,靠努力与攀登活出人生的精彩。

     

来源: 周口日报 编辑: 凡留威

关闭窗口

中华龙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周口日报和中华龙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龙都网联系。
本站检索
Google
  • 市纪委召开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