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刘庄村:接力棒“接”出新气象


2009年05月04日 星期一

       记者 郭其健 徐松 侯俊豫 通讯员 齐元豪

      大街小巷通油路,别墅洋楼排成排,家用轿车很普遍,吃香喝辣穿名牌……2008年,这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进村。

      在郸城县汲冢镇刘庄村采访,记者着实感受到了农村的富足和农民的“财大气粗”。

      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刚开始当干部,主要是想办法让群众有饭吃、有衣穿;后来,就带领群众搞养殖,让群众住上瓦房,富了起来;现在,我们这里搞科学养殖,有高级打工队,群众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从1961年当刘庄生产队小队会计、1970年任大队会计、1975年任大队主任、198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今年65岁的老“村官”于宗兴掐指算来,刘庄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在近几年。

      其实,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普通的破旧村庄。在采访中,记者与刘庄村干部、村民交谈时可以感觉到,他们虽然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不能讲出多少,但他们采取的措施却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村民说,于宗兴的致富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

      早在10年前,于宗兴试探性地在全村建了第一个养猪场,只养十几头母猪,规模小,品种一般,效益不是很高。后来,他扩建了猪舍,又引进了良种商品猪,从而使养猪场开始赚钱。当时,腰包已经鼓起来的于宗兴也想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于是,他把养猪场交给大儿媳崔显凤打理,自己则带领群众搞养殖、跑销路。群众没钱,他就以儿子的名义从信用社贷款。到2005年,刘庄村已发展规模养殖户30多家、散养户100多家,并且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改良、统一供料、统一防病、统一销售,养殖收益非常明显。同时,于宗兴家的养猪场也已发展成占地30多亩、猪舍100多间、年出栏生猪2000多头、年创利润近50万元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与群众共同富裕”的梦想实现后,于宗兴又提出了“循环养殖”的超前思路。他先在自己的养殖场搞试验:猪舍自动化饮水、自动化上料、自动化排污、自动化消毒,并且在排污终端建了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气可供几十户农民照亮、做饭。为节约养猪成本,他还自建了饲料厂。

      于宗兴家的猪养出大名堂后,很多群众跟着搞起了循环养殖、节能养殖,纷纷在养殖场里建沼气池。在于宗兴的带动下,该村有几十家农户办起了养鸡场和养羊基地。目前,全村已有130多个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地。

      正当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时,于宗兴又跳出了养殖圈。有一次,他到上海售猪时认识了一位玩具商,听说生产玩具很有“钱图”,于是又在家办起了布娃娃玩具厂,所生产的布艺玩具全部出口。该厂2004年投产,如今已拥有设备130多台,年创利润20多万元,吸纳本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

      打工队里的“高级工”

      虽然有2000多名群众在该村的100多个养殖场或玩具厂工作,但刘庄村依然有800多名剩余劳动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于宗兴充分发挥自己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优势,率领群众出去打工,并且瞄准了来钱快的“技术工”。很快,刘庄村的高级打工队就形成了聚集优势、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

        在北京丰台区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搞蔬菜批发的有30多人,这些人初开始批发别人的蔬菜转手挣一点利润,后来吸引同村50多人在大兴区种菜。这样一来,刘庄人卖自己种的菜,批发市场、中介费、零售差价三重利润全部装进刘庄人的腰包。

      在天津,大街小巷都飘着刘庄香油的香味。大李庄自然村的邢广华,曾在家敲梆子卖香油,去天津打工后仍干老本行,干了一段时间,发现很有“油水”,就租了间门店专卖油。一年后,他的腰包鼓了起来,干脆直接做粮油批发生意,当起了大老板,年获利近50万元。邢广华找到了挣钱的好门路没有忘记乡亲,先后把30多个亲戚邻居带到了天津卖粮油,形成了专业的大市场,年收入上千万元。

      另外,谢刘庄自然村的刘卫阳等4人初到北京打工时只是一家汽修厂的小工,3年后都开起了自己的汽车修理铺,招收同村修理工30多人,如今人人拥有五六辆小轿车,固定资产数百万元。

      “接力支书”的新思想

      于宗兴当“村官”48年,亲手把刘庄村从“红薯面,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的穷困农村,变成了户户腰缠万贯、闻名全县的富裕村、文明村、先进村。今年,村委换届选举时,已近古稀的于宗兴决意“退休”,村民便一致选举于宗兴的儿子于西章接任刘庄村支书。这样一来,得到“支书真经”的于西章与父亲来了一场“致富接力赛”。

      “我们时刻盯着商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训什么样的技术工。村民有钱了,小楼盖起来了,路修通了,路灯亮了,有了下水道,下半年我准备把全村都装上自来水。比起城市,我们惟一的缺点是车少,但我们的优点是空气好,3年内将会与城市一样。”于西章多年来确实得到了父亲于宗兴的“真传”。刚从父亲手中接任村支书的于西章畅谈下一步发展时,语气中流露出于宗兴般的睿智、沉稳,但38岁的他更有几分豪气。

      老支书于宗兴把刘庄村由穷变富,用了48年;新支书于西章接过接力棒,誓言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盯紧市场搞发展,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将刘庄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来源: 中华龙都网 编辑: 戴宇航

关闭窗口

中华龙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周口日报和中华龙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龙都网联系。
本站检索
Google
  • 市纪委召开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