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探源之二

扶沟吕潭:唢呐之乡沉浮录


2009年05月11日 星期一

 
 

杜东坡的儿子杜军伟在表演唢呐技艺

杜东坡摘取全市“唢呐状元”桂冠

 □晚报记者 金月全 文/图 

  核心提示

  今年2月27日,当省文化部门官员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市扶沟县吕潭乡、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太康县张集乡和西华县西夏镇等4个乡镇当选我省第一批“河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销声匿迹多年的扶沟县吕潭乡的唢呐又出现在公众面前。在公众惊叹与质疑的目光中,作为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吕潭唢呐也和其他“非遗”们一样,在起源、发展、壮大、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中,伴随着老艺人的去世和后继乏人,已走到濒危边缘。面对这些“非遗”处境,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怎么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杜东坡:高考失败,弃文从艺

  4月12日上午,记者和扶沟县文化馆馆长马金鸽一行,在扶沟县吕潭乡齐村行政村见到了正在吹唢呐的杜东坡。杜东坡身穿西装,脚上穿一双粘着泥土的皮鞋,中等身材,短发,黑黑的面孔,说话快而不失幽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跑过江湖”、见过世面的农村生意人。他安排他的弟子——儿子杜军伟为在场的人们吹了一段唢呐。

  今年49岁的杜东坡,家住扶沟县吕潭乡杜楼行政村。回忆起自己的唢呐艺术生涯,杜东坡颇为感慨。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一年,杜东坡高中毕业,但没有考上大学。后来,情绪低落的杜东坡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吕潭乡门朝东行政村拜齐德山(已去世16年)为师,学习吹唢呐。其间,齐德山经常带着他走南闯北。加之他平时比较爱钻研,3年后,学艺有成的杜东坡回了家。随后,杜东坡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成了他的第一代弟子。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杜东坡一家4口和同乡的其他唢呐手搭班,开始了卖艺生涯。

  杜东坡走南闯北吹唢呐时,不仅生意越来越红火,同时也收获了爱情。1981年,杜东坡和开封市尉氏县一班子唢呐手搭班吹唢呐时,遇见了李红玉姑娘。后来,经人介绍,李红玉就成了杜东坡的妻子。随后,夫妻俩带着3个徒弟添置唢呐、音响和话筒等设备后,开始了他们家族式的唢呐艺术生涯。

  从此,唢呐成为杜东坡生命中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杜东坡带着他的唢呐班子,参加了在焦作沁阳举办的河南省首届唢呐艺术节,并一举夺得一等奖,并被授予“唢呐状元”称号。2006年元宵节文艺表演期间,杜东坡带领的唢呐队在我市唢呐艺术表演上,夺取“唢呐状元”。今年元宵节期间,在市区五一劳动广场举行的大型唢呐艺术展演上,杜东坡再次代表扶沟县参赛,第二次摘取“唢呐状元”桂冠。  

  吕潭唢呐的前世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 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据了解,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它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目前,我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根据流行地区不同,其称呼也各不相同:汉族现称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而明、清时期则有苏尔奈、得梨、号笛、金口角、聂兜姜等叫法;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等。

  扶沟县吕潭乡位于扶沟县城东北12公里处。该乡素有“唢呐之乡”的美誉,杜楼、门朝东和陈庄行政村以及境内的扶沟县第一职业中专的唢呐均远近闻名。 

  据1986年出版的《扶沟县文化志》刊载:“清朝康熙四年,监察御史杜子昂从外地引进张、王、周三始唢呐班……解放初,扶沟城乡唢呐世家有包屯董桥沈家唢呐、吕潭门朝东齐家、固城鸭岗店庞家……”这里记载的“吕潭门朝东齐家”就是指杜东坡的师傅齐德山等人经营的唢呐班。从艺30多年的杜东坡谈起吕潭唢呐的历史和渊源,也知之不多。 

  对于吕潭唢呐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和传承轨迹,由于祖辈没有留下过多的文字记载,至今仍无法整理成章。在民间,一代代艺人通过手把手传授技艺,将唢呐这一“口技绝活”传承到今天。在杜东坡等人的记忆里,吹唢呐手艺就是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信物和见证。 

  杜东坡说,1990年前后,扶沟县境内大约有10班人马长期从事唢呐生意,仅吕潭乡就有5个班子、70多人。这70多人中,多数技艺一般。后来,先后有3个班子解散,只剩下齐德山等3人在顽强地挣扎。

  1975年前后,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的齐德山和他的父亲、叔叔等3人终将吕潭门朝东齐家唢呐品牌创立起来,并和包屯董桥沈家唢呐一道被载入《扶沟县文化志》。

  后来,上了年纪的齐德山担心手艺失传,开始招收弟子。杜东坡被齐德山收归门下后,勤学好问,并不时被师傅带出去走南闯北。

  吕潭唢呐的今生

  1980年前后,吕潭乡的唢呐艺术达到顶峰。当时估计有300多人在从事唢呐技艺。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唢呐手认为吹响器辛苦并不挣钱,于是纷纷改行。当记者问起吕潭唢呐的现状时,杜东坡一脸无奈。他说,现在,很多科班出身的唢呐手都不愿意玩唢呐了。目前,在门朝东村、陈庄村一带,吹唢呐的艺人在逐年减少。

  据了解,目前,吕潭乡只有五六十人在从事唢呐生意。“这个数字估计每年还在减少。”随行的扶沟县文化馆馆长马金鸽忧虑地说。

  目前,受市场经济影响,唢呐艺人逐年减少,唢呐也渐渐远离尘世。“挣钱少,太勤苦,谁还会这么卖力地干下去呢?”杜东坡说,随着现在娱乐市场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唢呐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吕潭唢呐的前途

  4月14日上午,扶沟县吕潭乡政府主抓文化建设的负责人赵红霞告诉记者,吕潭唢呐艺术多数局限于农村市场,加上挣钱不多,很多唢呐手已纷纷改行。

  该县文化馆负责人马金鸽对此也很担心。他说,吕潭唢呐的现状是“信念与现实交织,希望与忧虑同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也想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希望在若干年后,后人还能看到或者听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面貌与原生态的响声。可管理上确实有难度。”马金鸽说,起初,他们试图通过唢呐、秧歌、舞狮等民间艺术协会来管理这些“草台班子”。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他们发现很多弊端。由于这些民间艺术大都是家族式、单打独斗、流动性大,管理起来很困难。

  近日,针对目前民间艺术的现状,扶沟县有关部门已在全县范围内收集、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造册,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他们通过鼓励儿女师从父母,继续从事民间艺术表演,鼓励老辈艺人广收学员和建立唢呐艺术学校等措施,挽救那些濒临绝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周口晚报 编辑: 凡留威

关闭窗口

中华龙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周口日报和中华龙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龙都网联系。
本站检索
Google
  • 市纪委召开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