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背街小巷陈年垃圾无人问、学校门口堵成“一锅粥”、人行道凸凹不平、马路市场占道泛滥成灾……一直以来,这些关系民情民生的城市“痼疾”困扰着市民与城市管理者。9月15日,周口市委、市政府与具体承办单位负责人针对这些“痼疾”开出“处方”,一场为期3个月的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战在我市打响。

市容变化看得到

——网友热议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2009年11月05日 星期四

      网友眼中的市容变化

      依然有梦:10月23日早上去六一路幼儿园送孩子,一路上非常顺畅,摆摊卖菜的不见了,横七竖八停放的小车也不见了,走到幼儿园门口,见到两名交警不停地忙活,城管执法车上的大喇叭声也此起彼伏……这次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动静可真不小!10月25日下午又经过六一路口,看到两位女交通协管员工作非常认真,她们不时地拦下逆向行驶的非机动车,还向路人发放宣传卡片,看来交警同志确实下了大功夫。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建立长效机制,希望小商贩们天天这样守规矩,希望学生家长们都多一点文明礼让,我们的居住环境会越来越好!

      爱有来生:最近经过六一路,经常看到交警执勤,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多一分宽容,多一分谅解,社会就更加和谐了!

      哈日珠拉:10月23日上午,我送小孩去六一路幼儿园,看到有几位交警在幼儿园前执勤,以往幼儿园门口停得满满的私家车也不见了。以前送孩子上课,一进一出就得30分钟,但是这次,也就3、4分钟,我便完成了“任务”。

      和谐家园:最近几天城管把工农路的占道经营现象治理得不错,希望能常抓不懈。

      鲁凤藻:八一路马路市场消失了,今天的黎明静悄悄,多年来,我第一次睡了个好觉。再没有机动三轮车的轰轰响,再没有电喇叭持续不断的吆喝,再没有小贩的争吵喧哗,真好!八一路南段终于清净、干净了,再不会有满地鸡毛、鸡屎、鸡血,过往行人也不用捂着鼻子了,希望这样安静、有序、幸福的日子能够长久!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感觉最近周口市容变化挺大的。交警工作更认真负责了,交通更畅通了,违章的也少了;路面似乎更干净了,一些马路市场也逐渐销声匿迹了;而且看到很多头戴小红帽的年青人在街上参与交通整治、市容维护与清洁。总之,各部门工作力度都挺大,周口是我家,人人热爱她,希望周口在大家的维护下变得更加美丽!

      菩萨保佑:11月1日下午我路过六一路,感觉确实比以前好太多。感觉这次的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摊点乱设,出店经营;背街小巷陈年垃圾;马路市场占道泛滥成灾;校门口堵成“一锅粥”……这些都是很突出的问题。

      

      网友热议

      无敌倜傥猪:周口是我家,维护靠大家。毛超峰书记说,周口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坚定信心、全力以赴,确保这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打一个漂亮仗。并以此为起点,让周口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最终彻底改变周口城市面貌、改变外地人对周口的“大集镇”印象。

      我爱我中华:周口的领导是非常务实的,虽然现在周口比较落后,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且我们也都丝毫没有讳言我们的落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现实的人生和社会。作为周口人,我们还是少些抱怨,多些支持,大家多出主意、想办法。毕竟,树扫天下之志,从扫一室开始。

      水晶鞋:这次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市委、市政府开出的“处方”,条条都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既是一项让城市“旧貌换新颜”的环境工程,也是一项完善基础设施的惠民工程,更是为市民提供良好公共服务、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实事工程。

      薄荷香茶:要坚持下去,常抓不懈。

      沙丁猫: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可谓任重道远。现在整治工作刚刚开始,已经初步收到效果。我们拭目以待,不久的将来,一个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管理有序、文明和谐、适宜创业居住的城区环境,将展现在老百姓面前。

      我爱我中华:随着周口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经济指标的增长,特别是中心城区整治工作认真而卓有成效的开展,周口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华灯初上的周口,非常美丽。这是相关部门,特别是环卫工人辛勤努力的结果。

      网友支招环境整治

      QM:维护城区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应该搞个市民督导团,让大家参与进来。

      菩萨保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环境的整治和维护,都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大事。老城区的老规划、老街道,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新需要,这些都是很无奈的现实。希望政府在进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在对部分老城区进行拆迁、改造的同时,能够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居民生活的需要,规划出一些地点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市场,既提供就业方式、又方便居民生活。

      毛毛虫:加大投入,着力抓设施建设,对创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区环境至关重要,但决非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方式,引导居民自觉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让这些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效应,与居民共同营造一个更美的家园。

      斯文的我:管理部门也不容易啊!对待马路市场,究竟是直接取缔,还是原地规范管理?首要一点还要看有关部门能不能提前为这些马路市场规划好一块合理的“疏导点”。也许这样才能做到业户、居民、周边市场、监管责任部门都满意。否则,为了饭碗,马路市场的业户要闹;为了居住环境,周围的居民要告;为了经济利益,周边的正规市场不答应;为了不被问责、少被问责,相关监管部门只能采取强制手段……如此循环,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恐怕很难根除,甚至恶性循环下去。

      

      网友建议

      俺也说两句:报纸上说,这次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要解决人行道凸凹不平的问题,主要是七一路周口人民商场至五一路段人行道,周口荷花市场北门等处。其实市区人行道彩砖有很多都出现了问题,比如七一路二小对面,应该尽快解决。

      有话要说:东沙河大桥至大庆路桥之间的河堤路段上的路灯从未亮过,市民出行在此路段很不方便,对单身女性来说尤其不安全。东沙河大桥也没有路灯,夜晚漆黑一片,且上坡下坡路段没有警示牌和减速带。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解决。

      文明:市区文明路(七一路至交通路段)本为单行道,由北向南禁行。但事实上,本该单行的路段却无人管理,每到下班时间,南北方向的车辆混在一起,经常堵车。交警部门将该路段设置为单行道,应该是考虑了其承载通行能力的,但是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车辆混行,没有起到单行道的作用。希望相关部门负起责任,让单行道单行起来。

      遥望星空:市区七一路向西过了汉阳路后,小商小贩云集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很大的马路市场,交通十分不畅,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管理。

      我爱我中华:市区中州路和交通路交叉口往北30米路东有一个垃圾中转站。每到夜幕降临之时,总是垃圾飞扬,恶臭熏天,似乎演绎着“你是风儿我是废纸”的浪漫和“垃圾为什么总是这样臭”的执着。在城市建立垃圾中转站,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城市已具备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也充分反映出周口正逐步向现代化城市迈进。但是,加强公共管理力度,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是关系地区繁荣、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能否让周口的脸更加光鲜?翘首以待。

      

      记者在现场

      11月2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市区育新街与五一路交叉口。沿着育新街往东走,记者发现,该路段乱摆摊、占道经营的现象少了,街道变干净了。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昔日的工农路,地面一片狼籍,烂水果、烂菜叶等都扔在路边,停在门店前卸货的货车、窜来窜去的小三轮摩托车把整个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可现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道路两旁干净了,农贸市场变整洁了,大家买菜也方便了,心情也变好了。

      在育新街与六一路交叉口,记者发现,城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相关法规宣传,告诉大家如何更好地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城管人员随时对乱摆摊、乱占道现象进行整治,一旦出现此类现象,就及时进行制止和处罚。

      良好的秩序要靠大家来维持,城区干净了,出行方便了,人们的心情也会更舒畅。

      (记者 孙艳艳)

      

      相关链接

      在9月15日召开的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上,市委、市政府指出困扰中心城区多年的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关系民情民生的城市“痼疾”,并提出落实意见,要求各相关部门集中开展综合整治,将于12月6日至12月15日进行总结验收。

      1.摊点乱设 出店经营

      2.人行道凸凹不平

      3.马路市场占道泛滥成灾

      4.校门口堵成“一锅粥”

      5.公交站点过密、易堵

      6.背街小巷陈年垃圾

      7.“小广告”乱涂乱写、乱扯乱挂

      8.标志标牌数量少不醒目

      9.出租车招呼站设置不规范

      10.交通信号灯“失明”

      11.交通隔离设施部分残缺

      12.停车难、乱停车

     

     

来源: 周口日报 编辑: 叶明

关闭窗口

中华龙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周口日报和中华龙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龙都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龙都网联系。
本站检索
Google
  • 回家为妻过生日遇 ...

  • 教师称遭乡国土所 ...

  • 市纪委召开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