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86年拍摄的科大少年班学生在做实验。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把帽子高高抛起。
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出台了2011年招生方案: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在199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优秀高二(含)以下学生均可报名,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招生方案显示,考生学习成绩原则上要求总排名位于所在年级前列或在学科竞赛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凡年龄或学历不符条件者不予报考;若弄虚作假,一经查出,取消报考及录取资格。准备报考2011年少年班的考生,可登录中科大网上报名系统报名,网上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10年10月15日~12月30日、2011年2月21日~2月28日。
从当年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出家、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等问题的出现,中科大少年班一直备受全社会的关注。“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摧残人才?”“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一时间,讨论在校内外激烈展开,网上各种论坛里也不难找到类似话题。为此,笔者冷静寻找答案,走访了中科大校领导、少年班管理人员、少年班校友、在校生和家长及教育专家。
由“问题学生”引发的争论
1978年3月,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下,在方毅等领导同志的支持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规律,尽快培养科技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之后,国内十几所重点大学相继办起“少年班”,但不久又纷纷停办。
中科大少年班办学之争源于它的“问题学生”:近几年,经常有指责少年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问题严重、人际交往困难”的文章见诸报端和网站,不时引发人们对少年班办学的争论。
当年,19岁的少年班2001级学生马丽丽(化名)窃取同学的国外大学邀请信事件公布后,立即被炒得沸沸扬扬。学业优秀并被评为“模范团员”的女大学生却做出了如此不光彩的行为,有人批评、有人谩骂,也有人同情。当然,大家更关注的是,事情竟然发生在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不久,有人以此为由头否定少年班教育模式。一位网友的话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反对把小孩子送去读大学,他们身心还未成熟就去接受高深的大学教育,很容易犯错误。少年班该停办了。”
《南方周末》曾发表文章,对宁铂、干政、谢彦波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30多年前,这3人是红透大江南北的“神童”,是全国亿万家庭教育孩子学习的榜样。而今,他们出家的出家,避世的避世,总之,离大家的期望距离甚远。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场“少年班,办还是不办”的争论。甚至连宁铂的同班同学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以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国不能没有少年班”,一派则认为“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绝不会选择少年班”。
优等生多是少年班的现实
分管少年班工作多年的中科大副校长程艺告诉记者,少年班几乎每年都有几个“问题学生”被退学,有的自控力差、贪玩、学业跟不上,有的品行不端,还有的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有个别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被迫休学。但这些现象在普通班级同样存在,不是少年班的特有现象。不能因为少年班名气大就不允许它出问题,也不能仅仅因为出了少数“问题学生”,就怀疑它存在的必要性。
从总体看,少年班学生在中科大优秀学生中占很大比例。
据学校跟踪调查,少年班毕业生成才率非常高,考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及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远高于中科大的普通本科生。其中,数百名杰出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一般在30岁左右就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82级少年班学生卢征天发明了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法。以往的原子、分子探测法最多只能计算出5万年前的化石环境与年份,他的发明可以推算数十万年前乃至100万年前的地形、气候、太阳活动史、海洋形成与流向等情况。
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碳管的秦禄昌、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张家杰等国际知名的杰出人才,都曾在中科大少年班度过大学时代。
少年班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卿以他掌握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培养科技人才的角度看,可以毫不惭愧地说,少年班成立至今,中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哪个系有过这样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