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小升初转型准备期培养习惯更重要
·四招助中小学生“收心”
·节约孩子是如何炼成的?
·幼升小提前起跑危害多 养成习惯...
更多>>

      考试资讯

·2011年12月英语四六级成绩将于2...
·2月25日托福新考位放出 目前有 ...
·2012年2月5日托福考试成绩已可 ...
·2012职称英语:学会在阅读句子 ...
更多>>
 
科技人才储备要从中学生抓起 高考是起点非终点

2010-10-28 16:07:26 | 来源: 科技日报
 

    

   “作为科学家,我们是否忘记了把科学的快乐传递出去,我们是否有责任让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们不再对科学感到畏惧。”在不久前世博会上举办的中法科学教育日活动中,皮埃尔·雷纳在演讲中这样问道。

    5年前,我国科学家韦钰院士,在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牵头实施“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谈到几年的体会,韦钰院士说,实践表明,只要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教育程序,充分发掘师生探究的好奇心,科学就变得感性和有趣起来。

    “看,他一立一个准!”10月21日中午,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几十个初一学生围在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易拉罐侧立竞赛”。这个比赛的项目的规则是,向空易拉罐内灌入一定量的沙土,测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侧立住的易拉罐的数量,考察学生掌握易拉罐平衡的方法快慢。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一年一度的科技与人文节比赛现场。除了像纸环拉力赛、吸管塔承重比赛、校园定向越野竞赛、“模联”、“申遗”、物品再循环市场等活动外,还有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等活动。每年10月,这样的全校科技与人文活动都会举行,至今已经有30个年头了。

    “现在进行的是全校性的科技比赛,是我校科技与人文节的动手类活动;针对优秀学生,还会帮助他们进入市教委、市科协的一些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进行深入的自然科学课题研究,这样使得科技活动既有普及又有提高。”该校科技活动办公室负责人刚永运老师这样说。

    “稀土多色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与防伪应用的初步研究”、“盐脱氮芽孢杆菌利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出水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可行性研究”、“北京人工黑麦草草坪生态系统CO2交换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这一个个让人有点头晕的项目,很难想象,这些项目都是由十五六岁的学生主导完成的,这便是刚永运介绍的“提高类”中学生科技活动。

    为了在青少年中普及科技知识,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了青少年科技发展规划,政府、民间组织、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奖项奖励青少年从事科技活动,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场馆对中小学生减免门票,很多院士、科学家给中学生开讲座,有些国家级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常识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几乎每个中学都建有科技兴趣小组,有不少科技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责任编辑: 孙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