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情况下,护肤品厂商和媒体都是贩卖“梦想”的,给你一个美丽不老的梦想。不过,也有一些却是贩卖“恐怖”的,他们会给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调查告诉你其他护肤品是多么的不安全,对媒体这可以加强自己的权威性,对厂商则可以趁机推销自己的所谓安全护肤品。
当然,如果他们的确能够拿出证据证明其他护肤品的安全隐患,对于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似是而非偷换概念却装扮成科学研究报告的“伪科学”,由于不少护肤品消费者对科学研究了解不多,很容易被类似的报告忽悠。
曾有媒体引用英国某生化学家的观点,认为女性因为护肤,一年会吃下4.6斤的化学品;而在此之前,也有媒体报道女性一生会因为使用口红吃下好几公斤的化学成分。听着的确耸人听闻,但仔细一算就有问题。诸位数数梳妆台,你一年真正用掉的护肤品有多少,对于动辄以毫升计算的护肤品,要用掉2.3公斤,如果按照水的比重就是2300毫升上下,这可能吗?至于口红也是,按照5克一支口红来计算,用掉600支总重才3公斤,你这一生有可能用完那么多支吗?
又比如,美国某组织针对唇膏做过一个调查,认为许多品牌含铅超标。问题在于,美国监管护肤品的FDA对此并没有标准,此组织就援引糖果的标准来认定“超标”。想想看吧,小朋友一次吃糖吃个上百克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一支五六克的唇膏却要用好久,这两者的标准能混用吗!
类似的新闻和报告,时不时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若是把这些报告当真,那可就真真要胆战心惊,再也不敢用护肤品了。的确,护肤品的副作用已经成为整个产业的前沿话题,更安全的护肤品也成为许多高端护肤品的卖点所在。但是,严谨的研究和前文所述的那些“伪科学”却是两回事。(张翼轸)
的确,对于并未受过科学训练的普通消费者,要分辨真假不是太容易。但有三点原则可以参考:1.用常识做做简单算术,类似口红的忽悠即可识破;2.尽量找原文别看中文的报道,如此便可发现用糖果标准考核唇膏的荒谬;3.尽可能相信权威期刊,若不是发布在国内外权威医学杂志,仅仅是个人和个别组织发布的报告,可信度要打个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