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中国国际时装周举行期间,在北京饭店中央大厅,一场名为“觉色”的系列作品发布会举行。当晚在场的人,几乎都被那一场视觉盛宴所惊,纷纷意识到,原来古典中国也可以如此现代,暗合着甚至提升着当下的服饰审美。
这一系列让人惊艳的作品正是出自设计师楚艳之手,同时她也是2014年APEC领导人服装的设计师。她的作品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达精准而著称。她本身深爱传统文化,并且热衷于将这种深爱传达给这个社会,通过服装,也通过教育。是的,楚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的副教授。
北京服装学院,目前国内最重要的艺术类设计院校之一。它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为北京服装学院。一路以来,北京服装学院从一个研究面料工艺的工学院,到今天拥有了包括服装设计、服装表演、时尚传媒等专业的综合类院校,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北服也在不停的拓展和改变着它的职能和使命。
近年来,民族文化复兴越来越被重视,在服装设计领域,传统的回归已渐渐形成热潮,本土服装厂家纷纷专门开设“中国风”品牌,可是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大众潮流的服饰却屈指可数。于是北服继续发挥它引领行业发展的使命,在楚艳等北服教职人员的带领下,诞生了一个新的专业,叫服装传承与创新。
对于这个专业的建立,楚艳一开始是担心的,她自己热爱传统文化,但并不确定她的学生——那些90后和95后们,那些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人类们,他们是否愿意走进历史,是否愿意去了解这个古老国家的美学发展历程,是否能够体会到那一种厚重而坚实的美。
2015年传承与创新专业正式成立,与北京服装学院许多其他成熟的专业放在一起,让五百多名大二年纪的学生自愿选择报名。结果出乎楚艳的意料,计划只收15个同学的传承与创新专业,报名人数居然是最多的。楚艳不知道这些学生为何如此踊跃,是不是也像她一样,曾经看过一些自己家族的老照片,被立领的严谨和长袍的儒雅所吸引。
后来楚艳为这15名被精心选拔上来的学生上第一节课,她问他们中有谁读过《红楼梦》,结果尽无一人举手。楚艳是无奈的,但是课程必须要继续。所以她和另外一位讲理论的老师一起精心设计课程,为这些孩子们恶补传统文化知识。从服装史到美学史、从唐代到宋代、从李白到苏东坡、从瓷器到绘画、从茶道到蹴鞠,不仅老师教,还要让学生们自己根据课题去搜集整理材料,了解时代背景,体验生活方式,把握时代美学形成的轨迹。
令楚艳惊喜的是,学生们的进步是飞跃式的,他们或许文化积淀不够,可是他们充满热情、有干劲、肯吃苦。在传承与创新专业,学生们加班熬夜做作业已经成为常事。他们从一开始连图案,效果图都画不像样,到后来,可以以“茶”为主题设计成品,并且在国际上进行展示。当然,楚艳认为那一次国际展示是赶鸭子上架式的,但是她已经从最开始的担忧,到对她的学生们充满信心。
但是楚艳不希望她的学生们一头扎到古代回不来,她更希望的是,他们能够掌握当代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让中国的美重新恢复生命力。
因为我们曾经有过断代,所以需要继承,需要感受我们自己服饰中的讲究与美,需要重新建立文化自信。西方的东西是美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要学的不是表面的潮流,而是一种可以将本土文化持续传承的方法。
著名的敦煌艺术研究院最近制作了一批瓷器,图案样式都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楚艳看到过,被那效果所震撼。敦煌研究院的这批创新设计是跟一个英国学校合作的,叫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是查尔斯王子创办。它专注于挖掘整理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他们总结了一套非常科学的有效的方法,结合图案做创新设计。接下来,楚艳所教授的传承与创新专业也将与这所颇有特色的艺术学院建立合作,她对结果充满期待。
事实上,中国设计对于传统的继承,需要被认可,也正在被认可。正向我们开头提到的那秀,相信当晚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除了被服饰之美震惊以外,更是会从心底生出一种自豪感。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楚艳和她的学生们的努力,会让这种观看的自豪感会变成一种日常穿着的自豪感。(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