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第06版:社科理论 PDF版

立足“临港新城、开放前沿” 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周口支点

课题主持人: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 任哲

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所作的重要决定,是我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我省打通区域合作“筋脉”、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抓手。楼阳生书记在周口调研时强调,周口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变边缘思维为前沿意识,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争做河南面向东南沿海的开放桥头堡。这就意味着周口将在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周口融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的意义

有利于我市抓住发展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我市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需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融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有利于我市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的先进理念、先进做法,转化为我市的战略谋划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市在合作中激发潜在优势,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有利于我市融入双循环建设,打造区域枢纽城市。融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有利于我市借力长三角这个全国最大的货源地以及长三角进出口贸易和港口优势,加强与长三角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进一步挖掘外贸潜力,打造区域枢纽城市,提升我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

有利于我市提高经济发展增速,形成经济增长极。融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广阔的内需市场优势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等,吸引长三角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助推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市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布局新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全省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有利于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我市生态基底相对较好,有利于吸引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产业结构较轻,切换经济发展动能的“包袱”也相对较小,同时,我市借助沙颍河航运能力,能够以便捷低成本运输吸引资源和产业集聚。融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有利于我市与长三角在物流设施共建共享、产业上下游分工协作、进出口产品加工贸易等多方面深化合作,探索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循环高效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周口支点的优势

突出的农业生产优势。周口市耕地面积128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08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951万亩,2018年以来粮食总产量连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每年生产的粮食可保证全国14亿人半个月的口粮,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瓜菜种植面积330万亩以上,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68.5万吨,占全省的1/8,居全省第一位。

独特的航道水运优势。沙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航道是国家规划水运主通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沙颍河周口以下四级航道常年通航,升级改造完成后将达到三级航道标准。2019年6月以来,周口中心港先后开通了至淮安港、太仓港、连云港港、上海港、大丰港、南京港6条集装箱航线,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915万吨,周口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豫货“出海口”。特别是,周口港被确定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交通运输部已将周口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周口临港经济已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周口“公铁水”多式联运和临港经济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众多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七普”数据,周口常住人口902.6万,比“六普”增加7.28万人,位居全省第三。人口既塑造着城市格局,也影响着产业布局,是城市竞争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特别是,随着周口商水同城化、周口淮阳一体化以及项城、西华加快向心发展,到2035年,周口中心城区有望达到300万人左右的规模(超过鹤壁、漯河、三门峡、济源四市总人口),届时周口在全省的发展位势将会发生逆转,成为支撑中原城市群的第四极。

广阔的市场空间优势。周口既是中原腹地,也是中原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本身拥有千万人口的大市场,1小时高速经济圈涵盖人口近6000万,2小时经济圈涵盖人口近2亿,内陆纵深广阔,辐射带动市场空间巨大。当前,周口正处在工业化上升期和城镇化加速期,发展潜力极大,后发优势突出,产业的大发展、城市的大建设、人口的大集聚,必将进一步活跃商贸物流、激发市场消费。特别是,郑阜高铁迅速拉近了周口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20多座大城市的距离,随着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高铁的建设,周口“Y”字型高铁构架的形成,周口“北上南下”“东出西进”更加便捷,在服务构建国内大循环中的优势更加凸显。

多重的战略机遇优势。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在我市叠加释放。特别是,《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明确指出,支持周口创建中原——长三角综合枢纽城市。这就意味着周口将在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我市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的战略支点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周口支点的思路与对策

充分发挥周口大通道、大枢纽、大粮仓、大市场优势,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努力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河南面向东南沿海开放桥头堡”、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建设多式联运的枢纽之城、活力开放的临港新城、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之城、绿色低碳的生态之城、城乡融合的和谐之城、便利舒适的幸福之城。

聚焦基础设施先行,建设中原——长三角多式联运的枢纽之城。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第一支撑,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实施内河水运通江达海工程、公路网优化畅通工程、民航机场振翅起航工程、铁路网跨越提升工程、5G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加快形成与长三角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协同发展的支撑保障。

树牢“河南边缘向开放前沿”转变观念,打造中原——长三角活力开放的临港新城。深入推动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对外开放“三大平台”,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推动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打造营商环境优化平台、打造常态化招商平台。围绕产业链图谱、企业链图谱、产品链图谱、研发机构图谱,拜访研发机构、专家人才、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开展精准招商,高水平办好临港论坛和周商大会,打造招商引资“周口品牌”。

提升产业合作水平,打造中原——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之城。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开展“五大行动”,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先行区。实施中心城区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围绕“一中心、两组团”城市发展格局,加快产业布局。开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开展产业链提升行动、开展建链引链育链行动、开展产业数字赋能升级行动、开展打造高能级平台载体行动。实施企业“三化”改造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全省一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中心、千万吨绿色钢铁基地和国家级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打造中原地区新兴的重要商贸物流中心。

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打造中原——长三角绿色低碳的生态之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实施“四大工程”,加快“一河三川七水十湖百园”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生态水系连通工程、实施生态廊道提质工程、实施综合环境治理工程、实施绿色转型发展工程。加快实施贾鲁河综合治理、运粮河治理等项目,完善提升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功能,推动沙颍河生态保育带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重点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铁转水”。持续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限塑”行动。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中原——长三角城乡融合和谐之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核心带动、轴带协同、多点支撑、全域开放”的“三大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夯实县域经济基石,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树立“精明增长”“职住平衡”的理念,按照“东拓、西控、南连、北优”的思路,构建“一中心、两组团”城市发展格局。

(课题组成员:朱学习 张晓丽 赵晓勇)

2022-12-30 课题主持人: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 任哲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89985.html 1 立足“临港新城、开放前沿” 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周口支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