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日
第06版:周口文化 PDF版

故城上香

郭文艺 文/图

南顿故城

癸卯年二月十三 。春闰,晴日。陪母亲去南顿故城上香。

运河两岸,水碧天蓝,蝶飞蜂舞。早栽的油菜花,亦已冒出实苞嫩蕾,风里摇动。四野一片暖气腾腾的舒适。

如往年样,母亲前面走 ,我在后头跟。

故城那么多座大殿,几十尊佛像,母亲挨个儿认真地进香、敬拜。每到一处,母亲都要双手捧香,表情凝重,把身子弯下去,再弯下去,朝着心中的佛,一拜再拜。

这个时候,母亲手里捧着的,仿佛就是她的整个天。命运的桀骜、生活的酸楚,使得母亲越来越敬畏自己的精神世界。父亲走后,年年故城庙会,我都会带着母亲来一两回。十三年来,母亲岁岁都这般虔诚,钢铁样执着。

父亲一生行善,却未老先逝,我们一时无处安问彼岸事。母亲也曾数次焚香,跪倒在十大阎罗殿,打探父亲的消息。阎罗君威威武武,殿上稳坐,不捎一言。至此经年,母亲与我,已蓦然释怀。原本,人的心里,有个信仰也对。一半归自由,一半用来抵消生活之苦。哪怕有些信仰远在云端,遥不可及。于母亲,一些坚定的信念似乎已和她高贵的灵魂、倔强的性格融为一体,促使她步态踉跄又不失稳重地踩着生命的年轴。

行至地母殿,手中的拐杖越发沉重,两腮渗汗,患病的腿竟跟着生疼起来。母亲见我走得艰难,叫我原地等她,余下北面数十座大殿,她自个儿去拜。我没同意,三年故城修缮,许多菩萨像早已经请迁到新庙宇,我怕母亲找不到路。

母亲对城西走廊下的中国古孝图颇有兴致,一幅一幅看得仔细。我在一旁,一字一句给她念画里的表述。在“卧冰求鲤”画前,母亲锁紧眉头,站了良久。我指着画面对母亲说,这就是我们兄弟幼时,您经常讲的那个冬天暖冰、逮鱼孝母的典故。母亲说,怪不得观画里之人举动与那故事描述十分贴切。

古城内外,紫烟缭绕,游客如织。远远的,一对老父子朝着光武台走来。话语间,得知父亲高寿一百零一岁,儿子正值朝枚之年。儿子搀着父亲的手,缓缓绕过人群,一面小心地踩着脚下的阶砖,一面绘声绘色地讲起几千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王莽赶刘秀的千古流传。听得那一百多岁的老者不住地点头应和,雪花白的胡须在胸前抖动,如一串光阴里的歌。

人祖殿前,少林寺武僧团连场演出,我叫母亲近前观看。环顾四周,骑马照相的,坐轿算命的,卖刀的,卖剑的,套圈的,打气球的,缝香包的,开光化缘的,说书耍猴的……好生热闹。凭栏而立,脚踏两千多年前的汉土植被,吹着从汉朝刮起的风,一股雄壮之感,不由得与身体里每一处细胞相撞 ,颇生感慨。

午饭依旧是炒凉粉,外加几张炭炉贴的烧饼。河南庙会的午餐标配,大抵不过如此。母亲喝了杯庙会上一处自家熬制的雪梨汤,感觉不错,便又返回去,多要了两份,分给孩子们解渴。儿子拉着妻子的手,站在泥泥狗摊前,怎样也不肯走,摸摸这个,掂掂那个。母亲走过来,随即从口袋里摸出零钱,买了两个供他把玩 。一只鹦鹉、一只斑鸠,小家伙捏在手里,甚是欢喜。

回来时,母亲依着多年不变的习惯,买了大包小包的点心果品提着,都是孩子们爱吃的口味。千百年来,豫东老家的古老习俗,无论去何处赶会,归时必然会买些物品带着,意为给家里人“捎包”。

三月的天气,室温已热得起劲。妻子开着车,儿子躺在母亲怀里睡熟了。我脱了外套垫在背后,晃晃悠悠、似睡非睡地听着老母亲讲那流逝的一些美好。密密麻麻的路人甲,影影绰绰的树千影,透过车窗一闪而过。恍惚间,感觉时光真像是个复制品,熙熙攘攘的“鬼修城”,层层叠叠的旧年景,似曾相识,又亦如昨日。

车过东风桥,万紫千红的春影倒映在这条古老而又灵动的运河之上,微风拂来,波光粼粼,潋滟起伏。犹似生命的年轮,一遍又一遍,复述着经年阡陌,那番桑田……②8

2023-03-20 郭文艺 文/图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96619.html 1 故城上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