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7日
第06版:副刊 PDF版

那些天

张翠华

九年前的清明节,爱人出差未回,我开车带女儿从漯河回淮阳给公爹上坟,这条路,我走过很多次,但多数是爱人开车。回来的时候,快到周口时两次拐错了方向,又错过在漯河站下高速的机会,一直跑到舞阳,就这样在高速公路上狂奔了几个小时,感到很疲惫。当晚崴了脚,左脚脚面肿了。第二天去拍片,医生说骨折了,我觉得好笑,认为小小骨折不算什么事儿,打上石膏回家,仍然在屋子里来回活动。刚巧女儿毕业归来,需要到北京应试,在面临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我想和她在一起,就这样,我们背上行囊,乘坐高铁到了北京。

出了门才知道骨折后行动有多不便。没有拐杖,站立的时候,右脚用力,走路的时候左脚点一下地,尽量不用力。脚好的时候,根本不觉得要走的路有多远,脚受伤了才知道每走一步都是如此艰难。最可怕的是乘坐北京的地铁,进站、出站都要走很远的路,还要上上下下。地铁上总是人挤人,没有空座。一次,我和女儿去一所大学找老师辅导,地铁上,我紧紧地靠着女儿的肩膀站立两个小时,到了学校找人也是一步步很艰难地走。大约一个星期后,我的左脚肿得厉害,到医院检查,医生说骨折的部位错位了。十多天后归来,我到家附近的诊所去,找医生看了片子,他说我必须卧床,不然会落下毛病。在他的强烈建议下,我买了拐杖,再次请假,卧床休息。这时我才意识到骨折太厉害了,不卧床休息是不容易愈合的,我太大意太无知了。

七月,我的脚伤有好转,不用拄拐杖,能正常上班了,我是多么开心啊。一天,接到爱人电话,让我赶快回家,说婆婆摔倒了,大腿部位骨折。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既心疼又不知如何是好。我骨折未好,婆婆又骨折,而且她已经七十多岁,怎么办呢?我知道,一场考验就在眼前。

婆婆住院二十多天,以为出院后身体可以一天天好起来,没想到依然虚弱,有一次竟然小便失禁,且精神恍惚,我们决定把她送到医院调养身体。住院检查时,发现心脏有钙化点,输上水,刚好那天弟弟也来了,我心想晚上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夜里三点多钟,接到弟弟的电话,让我们快去医院,说妈胃出血了。到医院时,婆婆已在重症监护室,几天后,又转到另外一家医院。转院那天,我在重症监护室外坐了一夜。

几天后,婆婆终于从重症监护室出来。从骨折住院到此时,已经折腾了一个多月,我的脚伤未好,爱人忙上忙下,疲惫不堪。我见他日渐消瘦,心疼不已,对他说:给妈送饭的事情我包了,你不要管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一天三顿饭,在家做好给婆婆送去,以保证婆婆吃得安心吃得有营养。从家里到医院,开车需要二十多分钟,幸好受伤的是左脚,基本不影响我开车。

那一段时间工作也十分忙碌。去医院陪护的时候,我常常带着手提电脑,很多文件是在医院完成的。把需要考试的内容进行了录音,在去医院送饭的路上一遍遍地听,在医院的检查室外等结果的时候,置走廊上的人山人海于不顾,专心背题。在严格的闭卷考试下,我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我所分管的一项工作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要进行集中汇报,这是很关键的一环。我拿到办公室人员交给我的稿子后做最后的修改。因为婆婆还在医院,时间紧迫,我必须尽快完成修改任务,我做好了在办公室坐一夜的准备。晚上三点多钟,稿子提前改好了,天色未明,我长舒一口气,体会到完成任务后的轻松和喜悦。这项工作以全市最高分顺利通过验收。

骨折那些天,因为身体忽然之间的变化,也带给心灵从未有过的体验与改变。不得不待在家里的时候,体会到了寂寞的滋味,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家,无所事事,事实上是什么事也干不成,我用指尖在手机上打出了近万字的文章,此后发表在报纸上。我注意到端午清晨的鸟鸣,声音如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到楼顶看鸽子飞翔,羡慕它们有一双会飞的翅膀,有一种既不能让它们飞来、也不能阻止它们飞去的落寞。很多的时候练书法,从基本功练起,看到笔毫在手腕的翻转下绞在一起,如骨折后痛苦万状的我。对以前视而不见的拐杖也有了别样的情感,忽然想到,当人的精神出现空虚、烦躁、怨恨时,是不是更需要拄起宽容、理解、善良的拐杖助自己走一程呢?这样才不会使我们停滞不前,才可以在别样的行进中慢慢地恢复正义的元气。

麦子成熟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开车到了老家附近的麦田,即便骨折,我也不想错过看看麦田的机会。麦田像铺展在大平原上的纯手工毛边纸,古意盎然,麦子以它成熟饱满的姿态融入其中,根根麦秆圆润笔直,就连麦芒也是如此笔直圆润,更不用说麦粒了,我惊奇于它们的相似,我更相信麦芒是上天派来演奏丰收之歌的琴弦,风吹来,丝丝缕缕的琴声从麦田传来,麦子吸收深秋白露、严冬霜雪、春天阳光、夏天风雨之精华,走过四季,终于成熟,这是人间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看看它们,我暂时忘却了烦恼。

骨折带给我的还有内心的沉静,看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我坐在树下看一个个陌生的行人,心生羡慕。忽然发现树的生命里没有行走的经历,我不知道树木以一种怎样落寞的方式岁岁年年地存在着,它们的内心充满怎样的苍凉。与其说树的梦想是成材,倒不如说它的梦想是行走、是飞翔。我感觉骨折时的我就是一棵无法行走的树,这些感受促使我写成散文《静立的树》。又想到了史铁生,体会到了他病中时的心情。我更读懂了以前很喜欢的散文《我与地坛》,此后去北京,我特意去地坛走了又走,看了又看。

那时家门前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待在家里的那段时光,正是它开花的季节,碗口大的洁白的花朵就开在窗前,我伸手抚摸着它们,满屋子的花香曾是我最好的精神安慰剂。

骨折是一次意外,在意外之下,又遇到家庭、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回想那段时光,庆幸的是在压力面前选择了坚持下去、坚强面对,它带给我的独特心灵体验是一笔财富,时时提醒我要理解、关注、呵护需要关照的人。

距离那次骨折九年之后,我坐在夜色中,依然能嗅到当年玉兰花散发的香气,一如那些天给我留下的记忆,深刻、美好、绵长……③22

2023-07-07 张翠华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5927.html 1 那些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