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7日
第05版:周口文化 PDF版

《怡园家藏帖》失而复得记

何建华

今年7月初伏日上午,周口的好友段文先生电话称,在网上发现了追寻散佚多年的《怡园家藏帖》,品相尚好,要价较适当,藏主在安徽亳州,问王氏后人王银生是否乐意收藏,并特意叮嘱,发现不易,莫失良机。

段文是西华县聂堆镇段那村人,以瘦丁之名叫响省内外,集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化学者等诸多名头于一身。以他的身份打电话,其分量和可信程度毋庸置疑。遂拨通有“剪纸王”之称的王银生的手机,问其对祖上传下来的宝帖上不上心。银生属爽快的民间艺人,一个“要”字就拍板了。

段文网上交涉并办理相关手续三日后,经快递到手。细心的段文君发来三页截图,记载了宝贝从亳州到南京、经郑州而周口的复归路径。

7月17日,王银生携好友刘永峰,从老家奉母城村专程驱车160多里到周口段府取宝。段文嘱以长久保存之法,并特意点明要写点文字,说清来路,以志有序传承。

该帖15.7cm×27.5cm,24张48页,民国珂罗版精印。从品相看,属散页,下部有火烧痕迹,疑为遭劫难时被瞬间抢出。但绝大部分清晰少损,基本不影响整体效果,少数残缺字已由段君补齐。帖之书写者为明末清初西华县奉母城村籍双进士王鼎镇、王遵训父子。前半部为父行草书,深得同时代书法大家王铎(1592年~1652年)精髓,大气磅礴,挥洒自如,有锥沙印泥之妙。后半部为儿子小楷,笔力遒劲,文人气十足,堪称大家。所书内容为古代诗文和自作诗文。父子二人同为文人显宦,书文合璧,格调高古,十分难得。

王鼎镇(1598年~1667年),字禹烈,明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初授陕西西安府推官。后屡经升迁,又因侍御(王遵训)覃恩而诰封中宪大夫,官至三品。所任之处,多佳政声。后因病回归故里,诗书自娱,优游田园20载至终。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与邑人(进士)吴中奇共同修纂《西华县志》。著有《南巡封事》《半隐山堂遗稿》等。

王遵训(1629年~1688年),字子循,号信初,又号湜庵,王鼎镇次子。清顺治十一年甲午科乡试举人,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会试取中为贡士(也称中士进士),顺治十五年戊戌科殿试传胪第一(状元、榜眼、探花之外的第二甲第一名)。选为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侍从南宛。后授监察御史,在任十余年,其间曾连续五次任乡试、会试、殿试阅卷官。外授云南道监察御史,晋升太常寺少卿,又晋太常侍卿等。诰授通议大夫,官至三品,终年60岁。居官清廉,兴利除弊,造福于民,广受称颂。著有《余清轩诗集》《击楫草》《疏稿焚余》《小窗杂著》等。父子双进士,闻名遐迩。

历经劫难与长期辗转,《怡园家藏帖》终于回归王家。西华奉母籍著名书法家、周口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刘登龙先生认为,此帖书法水平“可与史上二王书法相抗衡”,甚至“在同时代书家王铎之上”。王氏第二十一世孙王银生,银生之子王世博,世博之子茗泽及所有家人,当珍之宝之。子孙后代,有序传承,责任在肩。以帖现有品相,分页托裱为当务之急。玻璃罩之,减少触摸为佳。适量复印,设法再版,保护与利用并举,同时也是有效防止再度失传之上上策。②8

2023-08-17 何建华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1523.html 1 《怡园家藏帖》失而复得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