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第03版:社科理论 PDF版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徐亚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科技创新在“三农”工作中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只有坚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周口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保障不够。周口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积极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尽管周口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科技投入不够大、科研经费增长缓慢等是突出的难题。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强。目前,周口农业科技创新主要由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导,评价体系偏向于职称评定,注重项目、论文和成果,未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实际贡献。主观上重视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而忽视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主要关注技术层面,对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认识有限。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周口在农业领域的科研人才数量整体偏少,农业企业现有的科研人才专业水平也较低。缺乏立足周口农业需求,开展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引领带动农业科技整体实力提升的农业领域战略人才力量。大部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主要从事传统农业领域,如种植业、畜牧业等,在智能装备、合成生物技术、生物种业、低碳循环农业等领域人才匮乏。

促进周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

要加大政策资金保障与扶持力度,确保科技成果有效供给。要加快推广“揭榜挂帅”和“赛马制”等攻关模式。加大对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奖励力度,每年评选市级的“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创新成就奖”,充分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整合全市科技专项资金,激励企业加大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此领域。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人员的作用,推动各类科技项目向农业领域倾斜。加快将农业企业的免税政策直接补贴和转变为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推动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

要依托乡土品牌、乡村资源,促进农业品牌、民俗文化产业等地方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明确品牌定位,充分利用周口地域文化优势,把乡土元素融入品牌核心理念中,深入挖掘乡土产品的地域特性和民俗特点。针对品牌文化不足的情况,可利用特定区域的自然文化资源打造品牌。采用“原产地+品类”的命名方式,形成独特的记忆点,增加消费者对乡土产品的好感,唤起他们对乡土的情感认同。

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构建“产业+团队+项目+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改变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依托高等院校,整合农业科研机构相关组织力量。引进、培育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探索适合农业领域的交易模式,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

要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企业家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紧扣“农、高、科”建设发展要求,以高质高效农业为主题,以小麦产业为主导,在周麦、周豆等农作物领域,致力于培育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要重点关注生物农业、营养健康食品、智能农机装备等新兴领域,努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创业中发挥作用,带领团队成立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高层次和农业专业人才,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支持有实力的相关领域领军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现有的农业科技企业,实现传统农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2024-06-0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3227.html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