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6日
第06版:副刊 PDF版

沙颍河上的岁月之歌 (文艺评论)

——浅评阿慧散文《星梦满船》

焦中耀

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阿慧的全新力作《星梦满船》,荣登《民族文学》汉文版2024年第7期的散文头题,题目被选至杂志封面予以隆重推介。与此同时,《星梦满船》还斩获了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本土创作推优散文类一等奖,并且被2024年7月26日的《周口日报》道源副刊全文转载。阿慧的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生动展现了沙颍河的沧桑变迁,以及沿岸人们的生活百态,宛如一曲沙颍河上的岁月之歌。

文章开篇以神秘而诗意的梦境,引领读者进入沙颍河的世界,雾气中曾祖父的货船和年轻女人的凄厉叫声,不禁让人好奇这个梦境与作者和沙颍河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是家族的历史渊源,还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寄托,抑或是沙颍河变迁的某种象征?正如著名评论家王干所说:“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在开头就抓住读者的心,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阿慧的这篇散文正是如此,通过这个梦境,成功地吸引了读者。

随后,作者因父亲的提议,踏上了探寻沙颍河的旅程,这既是对家族历史的追溯,也是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在回忆沙颍河的历史时,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故事缓缓展开。那时的沙颍河,河水清澈,货船如林,太爷爷的木制大船和太奶奶的红衣红纱构成了一道风景线。然而,大爷爷的意外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

随着时代的变迁,沙颍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铁货船取代了昔日的木船和水泥船,码头不再有林立的桅杆,河中不再见如云的白帆,但沙颍河承载的希望和梦想从未改变。作者对沈丘港刘集作业码头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现代航运的繁忙与活力。“这里的大货船,拥挤得如同春天里的油菜花”,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码头的热闹景象。通过对船上货物种类和货船运输情况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看到沙颍河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变化的记录,体现出了阿慧对时代进步的关注,对家乡周口发展的关心,以及对沙颍河在新时代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心。

沙颍河岸边的景色描写为散文增添了诗意与温情。垂柳树叶黄中含翠,桃林零星树叶坚守,作家丽丽对春天花海的描述,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诗人小莉的那句“冬天已经在这里了,春天它还会远吗?”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这些场景描写和语言描写,不仅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能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暗示着无论经历多少困难和变迁,希望总是存在的,就如同四季更替,冬天过后必将迎来春天。

评论家谢有顺曾说:“文学的核心是人,作家应该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人性的复杂和美好。”熟悉阿慧散文的读者都知道,善于在散文中塑造人物形象,是阿慧散文的一大特色,在这篇散文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阿慧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鲜活丰满。年轻的船老板充满朝气与梦想,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矫健的身姿仿佛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他船头的那盆甘菊花象征着坚韧与勇气;刘集渡口的船主夏师傅,为了子女的未来努力拼搏,希望自己的孩子“用知识当船桨,漂得远一点儿”,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饱含着对子女深沉的爱、对改变家族命运的渴望;豫长泰货船的主人小钮夫妻,为了生活和梦想在水上漂泊,他们的大船舱装载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阿慧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阿慧对造船厂的描写,展示了现代船舶制造的场景,与太爷爷时代的木船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传钢弟弟发来的图片,展现了沙颍河与世界的联系,“跨海去非洲”“一带一路”等词汇,让我们看到了沙颍河在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使命。在这里,作者将沙颍河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展现了沙颍河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阿慧通过《星梦满船》这篇散文,向读者展现了沙颍河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以及这条河流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这篇散文也传达了作者对家乡周口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信心,让读者在感受散文魅力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散文的结尾,阿慧回忆起小时候与奶奶猜谜语的场景,“小公鸡儿,打嗝儿,走了一天,没脚印儿。”“船”这个简单的谜底,却蕴含着丰富的寓意。船,既是作者家族的象征,也是沙颍河的象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象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如同行驶在沙颍河上的船只,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远方。

2024-08-16 ——浅评阿慧散文《星梦满船》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48553.html 1 沙颍河上的岁月之歌 (文艺评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