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窦娜
本报讯 7月9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上半年全市各级12315工作机构共受理消费者诉求22262件,比去年同期增加9047件,同比增长68%。其中,受理消费者咨询15781件,投诉4114件,举报236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8.97万元。
“诉求量较上年大幅增加是因为部门机构整合,食品、药品、计量等职能的并入,投诉范围扩宽,投诉量增大。”市12315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市场监管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消费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投诉热线12315电话为主要诉求方式,互联网平台、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相互补充等多渠道、全方位24小时受理的消费维权模式,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需求。
食品类投诉居首位
从受理的消费者投诉性质看,上半年受理的消费投诉中,食品类投诉899件,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31.23%,居首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购买的食品有异味、过期、配料表不符合国家标准等。
投诉量居第二位的是服装鞋帽类,共有208件,问题主要反映在服装鞋帽质量不好,出现掉色、严重起球、开胶、开线等问题后退换难。
与此同时,房屋类、交通工具类、医疗器械类投诉较多。房屋纠纷主要集中在房产开发商未按约定时间交房、虚假宣传、不按承诺退款、无证预售等。交通工具类投诉则集中在商家未按约定提供车辆、临时加价、强制销售保险、不给合格证、维修质量不理想、价格不透明等。医疗器械类投诉多为疫情期间购买的口罩涉嫌假冒、口罩价格上涨等。
餐饮类投诉大幅增加
上半年,服务类投诉1238件,占投诉总量的30.1%,排名前三位的是餐饮服务,美容美发、洗浴等居民服务,电信服务。
餐饮服务主要涉及商家拒绝消费者使用团购券、未消费退款难、食物安全等问题,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退年夜饭定金、办理预付卡后商家倒闭导致卡内余额无法退还等。
美容美发、洗浴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投诉中,主要包括预付费侵权、商家无法提供合适的场所、服务,以及服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等问题。
电信服务被消费者诟病的有:手机资费透明难,“静默开通”“静默扣费”,让消费者不易察觉;开通容易取消难,手机资费不合理;入网容易转网难,通话和网络信号差,转网门槛高;买套餐容易改套餐难,限制用户更改套餐;骚扰、诈骗电话取缔难,垃圾短信无法退订成功等。
举报量快速增长
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上半年各类举报案件快速增长,举报热点主要集中在广告违法、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
广告违法主要问题是经营者涉嫌虚假宣传,使用“第一”“最”“首选”等绝对化用语,夸大产品效果。另外,利用店堂彩页以及商品外包装进行虚假宣传的举报也呈上升态势。
价格违法主要是疫情期间,由于口罩等防护用品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销售价格一路走高,群众认为是商家在哄抬物价,致使价格举报一直持续不停。
不正当竞争反映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专利,虚假宣传等。
此外,上半年咨询内容主要以口罩,酒精,网络游戏充值,物业收费,天然气收费,食品质量,疫情期间房租减免,网络培训教育收费,营业执照登记注册、注销及已受理案件处理情况进度等为主。因处于疫情时期,口罩、酒精、食品、药品、米面油等需求猛增,关于医用口罩辨别、酒精销售、药品价格问题咨询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