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1日
第07版:铁水牛 PDF版

救灾

■王红丽

刚入秋,清晨的风炽热里已经带着些凉意。李济民和司机小张开车走在去往大吴村的路上,望着窗外本该是郁郁葱葱的山上,如今却是满目焦黑的颓败景象,李济民不由得催促小张再开快一点。

半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一场大火点燃了刘集镇的几个小山村,那是在后半夜,等到熟睡的人们在火光和灼热中惊醒过来,火势已经吞没了大部分的山林和房屋,人们惊叫着,衣衫不整地往外逃,有几个试图抢救财物的村民却再也没有逃出来。

火灾发生后,当地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灾,电视和网上也立即进行了报道,全国各地都纷纷发起了救灾驰援,大量的救灾物资和捐款涌向刘集镇。由于最近忙于更新统计信息系统,李济民所在的市统计局这次响应迟缓了些,昨天才筹集好救灾物资和捐款,作为办公室主任的李济民今天一大早就赶过来了。

大吴村是刘集镇的一个村,也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村,一路上想要尽快把救灾物资送到村民手中的李济民,到了村里才发现事实和他想象的大相径庭。只见村民们的房子在各地驰援人员的突击施工下都已经重建了起来,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在村里到处堆积着,家家户户的院子里也都是满当当的。捐款应该也都已发到了村民的手中。从遭受火灾的一无所有转眼又好像瞬间暴富的村民们一时间都有些无所适从,他们消耗着救灾物资,消费着救灾捐款,小饭店里、麻将场里挤满了肆意挥霍的村民们。

李济民惊呆了,他在想他和同事们从每个月那点微薄工资里省出来的救灾款,以及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用品里挤出来的救灾物资还要不要再给村民们。思来想去,还是要给,这是政策,这是任务,他没有权利违抗指示。怎么使用救灾物资是村民们的自由,而向灾民们捐赠是李济民的义务。

李济民来到村委会,找到了村主任吴来运,把捐款交付给他。吴来运看到捐款并不多,露出了不屑的神情,他开好收据撕给李济民,伸手拽走了捐款,然后吩咐旁边的两个村民把车上的东西卸到院子里。李济民压着怒火说:“总是要找村民接收一下吧。”吴来运嗤笑道:“找谁接收啊,家家户户都大堆小堆的,谁还稀罕这些东西!”说完背着手往附近的麻将场走去。

留下来的两个村民爬到车上,拿起铁锹,像是卸垃圾一样把救灾物资卸下了车。李济民看到女儿捐出的她最心爱的布娃娃从车上滚了下来,被洒落的饮料弄脏了衣服,身体也被挤得变了形,他不忍再看,拉起司机小张开车上了路。

一年后,市里给统计局分配了一个对口帮扶脱贫村,李济民一看,正是去年他去送救灾物资的大吴村。他想知道这个村到底是什么情况,于是,很快就来到了那里。

村里的房子都还好好的,只是院子里的救灾物资已经消耗殆尽,冷冷清清,空荡荡的。救灾款应该也已所剩无几,小饭店和麻将场里已经不见人影。无所事事的村民们穿着破衣旧衫在村里闲逛着,偶尔有几个人聚到一起,百无聊赖地聊上一阵,看见有陌生人经过时,抬起呆滞的目光无意识地一掠而过。

李济民来到村委会,吴来运正坐在办公桌前眯着眼抽烟,看到李济民后用手扇了扇眼前的烟雾说:“怎么又是你?”李济民说:“是啊,不欢迎吗?”吴来运笑着说:“欢迎欢迎,你是不是又给我们送钱来了?”边说边伸出右手摊开来。李济民走到桌前坐下来说:“这次不送钱,送技术。”吴来运瞪大了双眼说:“什么,送技术?那有什么用啊,不能吃不能喝的。”李济民知道一时半会也跟他说不清楚,就说:“麻烦吴主任去通知村民们都过来开会吧。”吴来运想再反驳几句,看到李济民不由分说的眼光,只得咽了回去。

屋里坐不下,村民们就都集中到了院子里,或站或坐着。看着村民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状态,李济民决定先从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入手。他清了清嗓子,亲切地对大家说:“乡亲们,去年咱们村遭了灾,全国各地都来支援咱们,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可是咱们并没有珍惜啊,如果当时用救灾款重建了家园之后拿来开发致富项目,到现在该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听了他的话,有的村民羞愧地低下了头,也有的村民挑衅地盯着他。李济民接着说:“就像小孩子上学一样,如果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老师和家长就是急得吐血也无济于事。只有自己愿意付出劳动,别人的帮助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村民们有些动容了,有的人在下面窃窃私语着……李济民对着大伙儿喊道:“大家想不想过上好日子?”好多村民都跟着喊:“想!”村民们都热切地望着他,眼中闪烁出希望的光芒……

2022-01-21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58469.html 1 救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