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景
朋友送我一本《考古周口》,是由同事高蕾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访谈电视节目《考古周口》文字实录。说实话,去年热播的《考古周口》节目我并未全部观看,只是偶有关注。不虚心学习别人,还自解“卖啥不稀罕啥”,这实在是电视人的一个通病。
这几日得闲,静心翻阅了此书,包括通览穿插其中的节目团队的手记和心声。人常说,学史可以明智,那寻古探真就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见世面、长才智了。幽思接千载,探古发新蕊。眼前这散发着墨香、粲然绽放在乡土之上的花蕊,让我对《考古周口》节目和实录有了新的立体认识,并生出几多感触。
盛世,应该有与其相称的文化繁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努力破题。大家也都知道,周口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但这样的一块宝藏之地,以前好像还真没有人直观、翔实、系统地打量过、梳理过。七八个年轻的电视人,不辞辛劳,向难而行,勇敢地扑身家乡怀抱,感应天地灵气,拨迷雾,驱烟云,潜心破译远古的历史密码,认真探究深沉的文明源头,精彩定格千年的时代光影,扛起了电视人该有的责任,做出了让同行刮目相看的成绩。
很钦佩他们的勇毅和担当。当文物尚未成为文物,还正傲然展现其绝代风华时,电视、图像尚不知为何物;当影视作为新的时代宠儿大行其道时,曾经占尽风光的文物早已沉埋于地,难见天日了。日月轮转,沧海桑田,多少的擦肩而过,多少的阴差阳错,多少的岁月蹉跎,多少的徒唤奈何!今天,节目团队站在历史与现在的交点上,回望远古,探问岁月,与文物对视,请专家解惑,把艰涩深奥的考古知识过滤加工为浅显易懂的文化常识,用现代时尚的传播技术述说文物古建的前世今生,电视快餐与学术业务大胆结合,硬是让小众的考古专业活动演化成了大众围观的电视节目。市级媒体能用遗憾的视觉艺术表现永恒的历史记忆,做出业内专家认可、电视观众热捧的现象级文化产品,确实鲜见又令人惊叹。从某种意义上说,节目展示的是文物,重塑的是精神,一种在新形势下文化工作者勇于躬身入局、努力破圈出道的职业精神。
他们也是被爱和幸运的。“人见稀奇事,必然寿缘长”。历经数千年光阴打磨的文物、古建,哪一个不是浸润了岁月的“包浆”?哪一件不是稀世的珍宝?节目总制片高蕾,小身板里潜藏着大能量,带领团队一班人应天时、占地利、享人和,从而有缘穿越时空,得以先睹、近学,用他们的虔诚和慧根,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窥探到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并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家乡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动态的人文笔记。在这份爱与被爱的情感交织中,他们拂拭岁月风尘,展平历史折痕,让沉埋于光阴深处的文物站上了“C位”,成为了焦点。同时,在这些无语而辉煌的文物古建面前,他们也逐渐磨去了媒体人的小傲娇,沉潜了年轻躁动的心性,逐渐成长起来,这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历练和让旁观者眼馋的幸福。
按说,十五期饱满的电视节目制播结束,就可以完美收官、举杯庆贺了,不料还有大大的彩蛋——三百多页的节目实录成书出版,流动的视频转化成了静态的图和文——图文并茂,既极富内涵,又超有颜值,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想在心里却酸酸的:节目出圈、拉高电视作品的标杆也就算了,咋还捎带着干了图书出版的活儿?这么有高度、有宽度的操作,让一条战壕里的同行情何以堪?
欣羡归欣羡,不得不承认这事儿干得漂亮。仔细想来,大众之所以探古溯源,极力地要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幢幢古建去探究、还原若干年前先人们的生活图景,更多的是为了以古为鉴、守望初心,赓续文脉、传承使命。那么,当若干年之后的人想要了解今天的生活、学习景象时,我们又该为他们留存下什么样的时代符号和历史烙印呢?幸好,有以《国家宝藏》《探索·发现》《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考古大会》等为代表的国家队挺膺前行,有诸如《华豫之门》《考古周口》之类的地方团紧随其后,如此这般越来越多的坚守和输出,已然使得冷门考古渐成显学,众多的考古现场、博物馆、遗址也成了研学、参观、打卡的首选地,而我们的民族文脉也会由此愈发根深叶茂、生生不息。这也说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其宣传教化功能并未因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衰减消退,只要我们从业者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仍然会大有可为。
古邦新命在重光,盛世文化自繁华。在岁月峥嵘、激情澎湃的时代大潮中,如何让历史鲜活起来、让文化进一步生动起来,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仅仅当旁观者、做评论员。面对着一骑绝尘的《考古周口》节目和图书,我们与其望洋兴叹、坐而论道,倒不如退而反思、有所行动。而行动的第一步,就让我们从认真学习手里的这本《考古周口》开始吧。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