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周口房地产市场回暖,购房者对新购房屋质量问题的反映也有所上升。川汇区杨先生以10多万元的价格在某小区购买五楼一套(顶楼),完工时却发现上面又多了一层,并且小区的绿化带也没有了,与当时开发商宣传的大相径庭。由于没有宣传的证据,开发商不承认,工商人员也处理不了,杨先生只好根据购买协议把开发商告上法庭。对此,周口市工商局商广科人员发布消费提示:不要听信开发商的口头承诺,要注意收集开发商的宣传证据(包括一些小广告、小彩页等),以备事后维权。工商人员还教购房者四招破解开发商的虚假圈套。
多比较几处楼盘。购房者在购房前要了解一些房产信息,将所购楼盘与邻近楼盘在质量、价格、物业等方面对照分析,并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适时传递给开发商,掌握主动权。看到售楼处人流涌动的场面,购房者千万不要急着下订单,防止排队者是开发商的托儿。
多看几处样板房。购房者不能只看售楼人员安排好的样板房,而要多看几套房子,仔细查看楼房结构造型,认真检查楼房质量,看与自己要求的是否一样。
多核实开发商证件。购房前,购房者必须核实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看“六证”是否齐全、有效,特别要确认所购房屋是否在本土地证范围内,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上是否有本栋楼号。
多咨询律师。签订购房合同前,购房者最好向业内律师咨询,在合同中要注明开发商履行各项义务的期限及违约责任,并将开发商在宣传中明示的事项写入合同,警惕“霸王合同”。
(吴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