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间,2009年已悄悄地从我们手缝间溜走,在我们迎接到春天的同时,同时也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春天行动”, 盘点我们过去一年的工作,有得,亦有失。2009年,给我最深的记忆,还是张行长在“春天行动”中的“和”文化。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深深感到对“和”的理解已经由表及里,许多想法不由自主地涌入脑海,倾注笔端,跃然纸上。
“和”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中国人的血脉。人祖伏羲仰观于天,俯察于地,画卦于阴阳一理是谓“和”,在有柳下惠以“和”治国安民被后人尊为“和圣”,儒家讲“中庸”天德合一是谓和;道家讲天人合一也是“和”,我们常讲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志同道和”、“和气生财”等等,都道出“和”文化存在的不同形式,道出中国从古到今都是礼仪之邦。“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国人处事之道、立身之道,是国人品格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文化使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永立不败之地。
“春天行动”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在会上,张行长要求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在会上,张行长要求以感恩回报员工。面对市行党委的重托,聆听张行长的报告,我感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农行新形象已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一个充满“和”文化的员工队伍已经形成。
在现实的工作中,如果单位失去了和谐就会像一盘散沙,没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没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就会削弱大家团结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力量;如果失去了和谐,同志之间就会互相猜疑,闹不团结,轻者伤害自尊,重者给人们心里带来创伤,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和谐的音符和不安定的因素;如不和谐,则不能使工作正常顺利开展,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完不成上级交办的目标任务;如不和谐,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就不能推心置腹、以心交心,就不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通过学习,我感觉“和”的真谛是一种和谐文化,不是拉帮结派,不坚持原则,搞无政府主义,而是“和”而不同求大同。它是增强人与人之间团结的润滑剂,是密切领导与同志关系的黏合剂,是消除矛盾隔核的稀释剂。和,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一种胸襟、一种情操,是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通过学习,我感觉“和”的真谛是一种合规文化。随着周口农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与旧、正确与错误、创新与守旧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交替出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思想波动的诱因时有发生,风险防范依然任重而道远。透过“和”文化,可以使大家认识到制度和纪律是无时不在的,我们每个员工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制度和纪律的要求,都要以周口整体利益为重,都要能经得起改革的洗礼和考验,这样就可以调整好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上下级协调一致,确保政令畅通;部门间互相支持,确保协调沟通;同志间真诚相待,确保互信共事。在同一个目标、同一样机遇、同一种约束、同一个平台的基础上就可以减少矛盾、避免冲突、化解风险,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曾几何时,郸城农行作为一个落后形象的代表,使很多员工都看不到农行的希望和未来。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和拼搏,郸城农行以扭转员工思想为抓手,牢固树立和谐兴行、合规兴行的理念,以“和”文化引导和引领员工向先进迈进。目前,全行上下迎来了思想的全面转型,沟通渠道全面畅通,各项业务呈现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文化全面促进了业务的快速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处于转型中的周口农行而言,2010年是关键的一年,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所有教训和落后都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要以和谐文化和合规文化为切入点,争取新业绩,实现大跨越,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目标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