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郸城县检察院把处理涉检信访工作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民生、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构筑了检察长负总责、主管领导重点抓、控申部门干警全力以赴、全员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控申”工作格局,围绕接访、调处、防控三个环节,建立健全涉检信访的长效机制,真心实意、想方设法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实现了涉检信访案件零越级上访、零赴省进京上访的目标,被河南省检察院表彰为连续三年涉检赴省进京(有理)零上访先进单位。
围绕接访,抓信访渠道畅通,开辟群众诉求“绿色通道”。该院在认真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联合接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来访人员点名接访制度,来访人举报、控告、申诉,可自主点名选定接访领导或业务部门负责人,加大在处理涉检信访中的责任。他们以“走千家、访万户、送法律、送服务”活动为载体,把检察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实现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把工作做到企业、学校、城镇社区和农村最基层,切实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从8月26日开始,该院干警走出机关,深入社会,班子成员分包全县23个乡镇(办事处、工业区)和县重点企业及学校,105名干警包村联户,分包全县540个行政村,做到每周至少两天时间工作在基层,“零距离”接触群众,面对面化解矛盾。为方便群众与干警及时联系沟通,他们制作了便民联系牌,标明分包干警的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并悬挂在乡村醒目位置。通过这个活动,排查出各类信访问题56个,化解52个,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9条。
围绕调处,抓罢访息诉,力争涉检信访“案结事了、群众满意”。 针对不同类型的涉检信访案件,该院从最大限度地使社会矛盾和争议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出发,他们因案而宜,区别对待解决涉检诉求,建立了多元化调控机制。对合理合法的涉检信访,集中精力妥善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争取信访人的谅解逐步予以解决;对合理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诉求,协调有关部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解决;对不合理诉求,加强对信访人的说服教育,帮助其理顺情绪;对久诉未息的涉检信访积案实行公开审查;对于涉检信访当事人有实际困难的,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围绕防控,抓源头治理,防止和减少新生涉检信访案件。为加强对涉检信访问题的源头治理,他们从建立长效机制考虑,制定了不起诉、不抗诉案件答疑说理制度。对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和被害人申请抗诉但检察机关决定不抗诉的案件,向当事人书面说明理由、解疑释惑。推行了涉检信访案件责任倒查制度,对涉检信访工作在全院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具体的责任落实。他们积极探索执法办案新模式,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和弱势群体救助。在侦查监督科成立了“郸城县人民检察院青少年心理和法律维权中心”,对青少年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受教育万余人次。侦查监督科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检察院联合命名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同时,他们还从维护民生、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出发,重点查办“村村通”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崔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