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英国伦敦警察局助理局长耶茨18日辞职,成为继伦敦警察局局长斯蒂芬森之后因卷入《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而辞职的又一名警方高官。19日,《世界新闻报》老板、传媒大亨默多克将参加英国议会下院的一个听证会,就这一丑闻接受质询。
显然,此次窃听事件并没有因为《世界新闻报》的关张而偃旗息鼓。随着一个个黑幕被揭开,可以看出,一些西方媒体为追逐利润,不惜侵犯人权、违反法律,而政府也与其暗中勾结,共同侵犯了公众的利益。
人权成为利润牺牲品
西方媒体习惯于把自己标榜为“人权卫士”,但事实上,其中一些媒体,尤其是小报往往不择手段,采取窃听等侵犯公民隐私的方法,以获取“独家新闻”,吸引眼球,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近些年来,英国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个国家只有7000万人口,但面向一般读者的全国性小报却有好几家,其中包括已经倒闭的周报《世界新闻报》、同属新闻集团的《太阳报》,以及《每日镜报》《每日星报》等。此外,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英国报纸,特别是小报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强。为了遏制发行量不断下滑的趋势,小报从业人员使出浑身解数寻找新闻线索,例如翻垃圾桶、非法侵入他人电子邮件账户等。
美国媒体也不例外。2003年5月,《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编造多条虚假新闻的事件曝光,在美国新闻界引起强烈震动,致使该报执行主编豪雷恩斯被迫辞职。此后,《波士顿环球报》《今日美国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曝出造假丑闻。
标榜“独立”其实不独立
虽然西方媒体号称是“独立于政府的力量”,但实际上它们与西方国家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成为政府“隐性宣传”的工具。
以美国为例,其媒体就远未做到对外声称的“客观、公正”,还往往因为与政府的密切联系而成为政府影响和塑造民意的工具。例如,2005年美国媒体曾被曝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以及在众多领域内“预制新闻”,为美国的政策包装、开道。
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西方选举政治深受媒体舆论导向的左右,政客为了捞到更多选票或者巩固其政治地位,往往拉拢媒体站到自己一边,而媒体为了捕捉新闻资源,也主动靠拢政府。
此次英国“窃听门”事件也曝光了卡梅伦政府与新闻集团高管不同寻常的密切关系。例如,卡梅伦组阁后在首相官邸接待的第一位媒体大佬正是默多克,他甚至一度让《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库尔森担任自己的媒体主管。
媒体和政府公信力受质疑
丑闻迭出导致公众对西方媒体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根据盖洛普公司今年6月公布的民调结果,目前只有不到三成美国人表示对媒体“非常有信心”,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这一比例曾高达54%。
此次“窃听门”事件的持续发展使警察调查不力、涉嫌有偿向记者提供信息以及伦敦警察局雇用与窃听有牵连的《世界新闻报》前副主编沃利斯为公关顾问等不当行为昭然于天下,导致警察局长斯蒂芬森及其副手耶茨相继辞职。英国副首相克莱格就表示,一旦公众开始丧失对警方的信任,情况就太严重了。
信任的流失源自监管的缺位。从英国的情况看,该国没有专门的报刊监管机构,主要靠行业自律,由行业发起并出资的新闻投诉委员会进行松散管理。然而,《世界新闻报》的一系列窃听丑闻让人们对英国自我约束性的媒体管理体制提出强烈质疑。
目前,改进和加强媒体监管在英国已成基本共识。(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窃听门”
近日,英国《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不仅“葬送”了这家百多年历史的小报,“搅黄”了新闻集团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的计划,也让媒体的道德责任和职业伦理受到拷问。
窃听事件早在2006年底就已陆续曝出,这一轮窃听事件涉及人物众多,英国诸多“大牌”影星、球星,如著名演员休·格兰特、足球明星约翰·特里均涉身其中,更多名人的详细名单还未公布。除了明星,英国两院政要也未能幸免。据报道,前首相布莱尔助理也遭窃听,甚至还包括前首相布朗。从皇室到媒体同行,《世界新闻报》一个也不放过。整个窃听事件具体有多少人受害仍不为外界所知,据保守估计,超过4000人涉身其中。
另据报道,电话窃听的现象不只存在于《世界新闻报》一家媒体。警方调查发现,在3年时间里,一名私家侦探曾被超过300名记者雇用。雇用这名私家侦探的报纸不仅限于各种小报,而涵盖整个英国新闻界。《每日邮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都可能牵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