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暑假中,不少学生成了“宅童”,他们或猫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或在家埋头做作业……很少出去玩,或者根本不愿意出门。对此,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多为孩子安排一些户外活动,不能一味地让孩子上培训班,或“宅”在家里。
假期催生“宅童”
8岁的翔翔就读于5年级,暑假里,他每天在家看电视,即使没有好看的节目,他也不愿意出门找小伙伴玩耍。“翔翔很内向,我和他爸爸都担心他独自出门不安全,再加上现在天气这么热,也很少鼓励他出门。”翔翔的妈妈告诉记者,放假以来,翔翔基本没怎么出过门。
“早上一起来,就去开电脑,如果我和她爸不叫她,她可以玩一整天。晚饭后叫她去散步,她也懒得去。”家住市区交通路的王女士无奈地说,女儿小宇即将升入高中,暑假里几乎天天在家上网、玩手机,很少出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暑假“窝”在家里的学生还真不少,以初中生和小学生居多。在采访中,初中生小宇表示,天这么热不想出去,自己的同学都是“宅”在家里过暑假的。
除了孩子自己不愿主动出门玩以外,担心孩子户外活动受到意外伤害,也是大部分家长的担忧。家长程女士说:“现在路上车太多了,万一磕着撞着怎么办,太危险了。”除此之外,家长们还担心孩子外出遇见坏人,游玩溺水等。
家长应进行正确引导
“长时间‘窝’在家里,很少运动,不但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导致体型变胖、视力减弱、免疫力下降,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影响,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教育专家表示, 暑假长期“宅”在家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害处的。
教育专家说,暑期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如果家长在前期忽略了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指导,孩子长大之后往往难以适应。
她建议,家长应多为孩子安排一些户外活动,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和空间;规定并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或者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安排一些活动,让孩子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而不是一味地“宅”在家里当“宅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