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国连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为民的前提是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民。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发布以来,全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抓手,努力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为民服务意识淡薄,执法目的不端正;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方式简单,执法行为野蛮粗暴;部分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不规范,随意处罚,滥用权力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执法效果、损害政府形象,也严重影响了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就是要实现政府由管制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将法律、法规、规章中关于行政执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付诸实施,从而有力地促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执法关系和谐、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的目的和宗旨,站位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切实改进行政执法方式方法,努力实现行政执法与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机统一。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行政执法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对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要通过市场机制运行;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依法公开透明,强化监督制约。要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依法打击扰乱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活动,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
二要改变执法理念。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执法人员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从而把管理与服务、执法与服务对立起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首先要求执法人员改变执法观念,确立依法执法、执法服务的观念。“依法执法”要求执法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要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并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执法服务”则要求执法人员将执法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服务上,围绕如何服务好民众进行执法。
三要改进执法方式。推进行政执法从刚性化到刚柔并济转变,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从突击性执法向长效化执法转变,寓服务于执法中,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模式。坚持文明执法,树立良好形象。注重发挥行政指导作用,采取提醒、示范、建议、劝导等方式,指导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经营、依法办事,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实现行政指导与严格执法相得益彰。实行行政处罚事前提示、事中指导、事后回访制度。实行行政执法风险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失。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快速高效解决矛盾纠纷。
四要规范执法行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着力预防和纠正重许可轻监管、只许可不监管的倾向,加强许可后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检查、巡查制度,规范程序,责任到人,切实解决监管缺位、不到位问题。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梳理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权、岗位和责任。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强政府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和部门内部的监督制约,避免行政处罚的随意性。
五要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凡与企业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积极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运行模式。推行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完善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行政审批快速通道,优先办理、专人负责、限时办结,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加大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行政执法权的运作,更广泛地参与行政管理,更直接地监督行政执法行为。
总之,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加快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意义重要,责任重大,既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更需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