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盛夏时节,项城市贾岭镇白芝麻育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河南农科院生物系研究生正在田间察看白芝麻生长情况。
为加强白芝麻品种的科学管理,该镇聘请科研人员给每棵白芝麻挂上了卡片,详细标明品种、生产标准、种植户名称等,以便更好地开展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使白芝麻有了“身份证”。科研人员还指导该镇农民将白芝麻种植改撒播为条播,改不施肥为平衡配方施肥,总结出了一整套白芝麻标准化栽培技术,贾岭白芝麻由上世纪70年代前亩产15公斤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5公斤左右,为白芝麻深加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提升白芝麻美誉度,提高其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该镇大力扶持白芝麻产业,积极引资6000万元在项城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建成了芝麻素提取项目,年可产芝麻素3000公斤,年加工白芝麻20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900万元。该项目以高科技手段提取白芝麻有效成份,其主副产品可用于食品、调味品和化妆品,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这些品种的品质,在国际上属“朝阳产业”,前景广阔。
(赵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