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国胜
李凖(1928年-2000年),蒙古族,河南孟津人。曾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1952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短篇小说集《李双双小传》、《车轮的辙印》,电影文学剧本《李双双》、《清凉寺的钟声》等。
1942年河南大旱,李凖因家境贫困,初中上了一年就被迫辍学,14岁时就开始接触黄泛区的难民,随河南逃荒难民到西安度过了近半年的流浪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1953年,他在《河南日报》发表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因作品触及防止翻身后的农民两极分化这一尖锐问题,而受到高度重视,四十多家报刊加以转载,从此一举成名。1954年4月,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李凖结识了扶沟县的业余作者冯金堂,两人成了好朋友。不久,李凖来到黄泛区,与冯金堂一起调查黄泛区的过去和现状,特别是扶沟人在黄水泛滥时大量逃荒到陕西的历史,为创作积累素材。十年动乱时,李凖受到残酷迫害,一家又被下放到黄泛区腹地的西华县西夏公社屈庄当了四年多农民。他头戴着“大黑帮”帽子,住在满是窟窿眼的磨棚里,在历史的劫难中与普通农民患难与共,得以以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的身份去感受农民的生活。他替农民写祭文,写家信,并由此了解到许许多多黄泛区农民苦难的过去,聆听了他们饱含辛酸的诉说,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道德、人性和精神力量。
李凖的《黄水东流去》分上、下两册,分别于1979年和1984年由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从黄泛区赤杨岗村的农民流亡入手,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作品通过黄泛区七户农民家庭的坎坷遭遇,反映了黄泛区人民的深重苦难和他们走向觉醒与斗争的历史趋势。特别是其中的民间习俗描写,民歌民谣的运用,成为作品的底蕴和精髓。这部书被称为“立体的难民图”,于1985年获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李凖在卷首写道:“《黄河东流去》不是为逝去的岁月唱挽歌,她是想在时代的天平上,重新估量一下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故事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扒开黄河,淹没四十四个县造成空前浩劫的事件。在这个大灾难、大迁徙的过程中,我主要写了七户农民的命运。写了他们每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写了这次大流浪中,在他们身上闪发出来的黄金一样的品质和纯朴的感情”“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我不想过多地评判肇事者的责任。不管蒋介石也好,东条英机也罢,历史已经对他们作出了最公正的审判。我写的主要是这场浩劫的受害者——‘难民’。因此,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本描写‘难民’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