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第四期的长篇报告文学《武举袁常青》,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约作家张新安先生今年推出的新作。该文以翔实的史料、生花的妙笔,还原历史现场,有血有肉地展示了周口历史文化名人武举袁常青壮怀激烈的人生,着力表现了袁常青高强的武功和侠义的情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尽显英雄本色。
在张新安绵密细致、生动传神的娓娓叙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清末民初的中原四大名镇之一的周家口,亲眼目睹了一代豪杰义侠袁常青的系列壮举,并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和冲击,英雄侠义之风发意气顿时充塞心间。袁常青武功精湛、技艺超群,而且既“武”且“侠”,武德高尚,有侠士之风。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从不向任何恶势力低头,敢于斗争,表现出可贵的精神品格。中国近现代武术史上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那就是曾打败西洋大力士、威震上海滩的马永贞。殊不知,这位盖世英雄在周家口曾比武败给袁常青,被袁常青“一式落地炮”打倒在地,观者见“其脚面已肿成了发面馍,涂药时脱不下袜子,只得用剪刀将袜子剪开……”由此可见袁常青武艺高强。袁常青还讲究武德,常常仗义出拳,其惩恶除霸的美名在周家口广为流传。有一年春季,周家口商会在顺河堤一带举行物资骡马交流大会,有一个高大健硕、膀大腰圆的壮汉,逞强欺人,专门以打人为乐。袁常青听闻后,毅然前往,出手将其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去。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门派众多、拳种丰富。袁常青之所以享誉武林,并能够脱颖而出、高中武举,凭借的是哪种拳法呢?张新安如数家珍、细细道来,引领我们走入了心意六合拳的神秘世界。周家口自明永乐年间开埠以来,从荒村野渡蔚然而成中原名镇,三川上下,日夜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桅樯如林,往返穿梭,漕运盐运,粮船货船交织其间,来往不断,热闹繁盛景象,宛如煌煌都会。而且,周家口武风很盛,素有“拳窠”之称,历来拳师辈出,数不胜数,在中华武林界称得上是藏龙卧虎之地。为保护中华武术文化遗产,上世纪国家曾对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整理,在挖掘整理的105种拳术中,周口市就有22种。其中,心意六合拳是在周口流传的诸多拳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也是周口目前唯一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拳种。说起周口心意六合拳,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袁常青,因为他师承心意六合拳大师、被世人誉为“山陕大侠”的买壮图,是“周家口习练心意六合拳第一人”。
基于袁常青心意六合拳正宗嫡系传人的历史地位,张新安在报告文学《武举袁常青》中详细介绍了心意六合拳的来龙去脉和技击特点。比如,心意六合拳由一代宗师姬际可所创,经由买壮图传入周口。心意六合拳重在“心意”和“六合”,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心意者,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心随意转,意自心生”;“六合者,分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外合一,谓之六合”。心意六合拳最基本的套路是“四把捶”,即“亲扑站、横拳、鹞子入林、鹰捉”,以刚猛著称,讲究硬打硬进,其形仿佛疯牛怒虎,势不可挡,而且其内功精微,妙法神力,素以技击称雄于武林,有“三年太极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之誉。同时,张新安还细致梳理了袁氏心意六合拳的传承谱系:由袁常青而至袁洪亮,再至袁子玉,后经袁心广传至袁东生。现任“河南省东健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袁东生先生尽得周口袁氏心意六合拳的真谛和精髓,是周口袁氏心意六合拳第五代正宗掌门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事业有成的袁东生积极致力于继承先辈遗志,弘扬袁氏拳术,在搞好经营活动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文化的开展,发挥自身爱拳习武的优势,创办了“周口袁氏拳术俱乐部”。
报告文学主要分为“人物专题式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式报告文学”两种。张新安的《武举袁常青》显然属于前者,以人物为中心,重点刻画人物的性格,描摹人物的命运。作品在刻画袁常青的性格时,无论是肖像刻画、语言行动,还是细节描写、环境烘托,无不穷形尽相、生动传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报告”和“文学”、新闻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有论者曾说:“张新安先生为了周口的历史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硬是不避艰难不辞辛劳,刻苦探索终结硕果,为周口历史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他的献身精神确实值得我们赞扬,他不是落伍而是开拓进取的前卫举动,确实值得肯定。”周口心意六合拳在我国久享盛誉,袁常青是“周家口习练心意六合拳第一人”,从这个层面来讲,张新安创作《武举袁常青》也是对周口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为周口的历史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