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良
豫东平原,人杰地灵。从古至今,名人志士层出不穷。尤其在周口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也留下不少著名人物幼年时的足迹。原西北军高级将领李鸣钟,就诞生在这里。
李鸣钟出生于清光绪13年(1887年),其祖籍是河南省沈丘县直河西岸的蔡庄村。李家祖辈为官,其曾祖父任过彰德府知府,祖父曾任南京教谕。由于清王朝末年腐败无能,农村经济凋零,李家逐步破产。李鸣钟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7岁读私塾,边读书边帮助家庭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13岁便去给富家打短工,以自食其力,为母分忧。李鸣钟17岁那年,已长得身强力壮,膀大腰圆,很像个大小伙子了。因他不愿听天由命,定要冲出这穷乡僻壤,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便北上投军。当时北京南苑正建兵营,在北京的他二哥看他是条汉子,便介绍他去南苑充当壮工。李鸣钟本份勤劳,不怕苦累,不怕艰难,干什么活都很出色,不久便受到兵营长官的赏识,被破格吸收为新军士兵。由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李鸣钟入伍后很快结识到冯玉祥,后随冯南征北战,逐渐成长为冯玉祥部下的重要将领,与张之江、鹿钟麟、刘郁芬、宋哲元并称为西北军的“五虎上将”。
宣统二年(1910年),李鸣钟在冯玉祥部下已升任连长,为了表示推翻清王朝,走向革命的决心,冯玉祥号召全营官兵剪掉辫子。李鸣钟积极响应,率先剪掉象征封建残余的辫子 。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明年为洪宪元年。袁称帝,引起国民不满。李鸣钟跟随冯玉祥决心站在革命的立场上,反对帝制,为国奋斗。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局发展很快。1939年1月孙连仲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特聘请李鸣钟为第一战区长官部高级军事顾问。后经孙连仲、张自忠的再三举荐,特委任李鸣钟为河南省政府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之职。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逼近中原,河南开封很快失守,豫东告急。就在此时,蒋介石惊慌失措,为了阻止日军进攻中原,下令扒开了黄河花园口、赵口大堤,使河南、安徽、江苏3个省40多个县遭受黄泛奇灾。水灾过后,河南省成立了赈济委员会,任命李鸣钟兼河南省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鸣钟在河南工作,又是赈济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他的大量时间是深入基层开展工作,从事赈济事业。同时,他对家乡故土也深有感情,经常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沈丘看看,并为沈丘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特别是大力为沈丘创办学校,培养出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优秀人才。
沈丘县颍滨中学于1934年创办,李鸣钟受聘为学校董事长。他以办好这所学校为己任,便千方百计为学校发展和振兴殚精竭虑。
李鸣钟为了争取多方人士支持沈丘办学,他聘请了不少军政界要员参加颍中董事会,如十五集团军司令何柱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翼三,淮阳专署专员田维五等为名誉董事长,使他们都为颍滨中学的发展壮大、为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而尽心尽力。
李鸣钟为加强颍中的师资力量,不惜重金聘请人才。在他聘任的10位教师中,就有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北师大、辅仁大学、中国学院、北平艺术学院、西南联大、杭州艺专的,其余的教师也是河南各名牌师范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有这样雄厚的师资力量,当时的一般学校是难以攀比的。1940年,省政府为收容战区学生,在豫东筹设中学三处。李鸣钟专门召开了颍滨中学董事会,征得董事们的同意后,将颍中与其合并,增建教室、添置教具,以备新校所需。4月份省府派专人到沈丘县槐店筹备办学,7月份正式开学,校名为豫东游击区槐店联中,使豫东沦陷区的青年学子不辍学业,得以就读。由于学校逐渐发展壮大,为沈丘乃至豫东培养了不少文化艺术人才。日本投降后,李鸣钟欣喜抗战胜利,国家前途有望,正值百业待兴之时,他决心为家乡振兴文化教育慷慨解囊。因此,他特为学校捐田300亩作为校产,以解决办校的经费问题。同时,他又把人们为他祝贺60大寿的礼品400多万元也全部赠给颍滨中学作为建校基金。由于李鸣钟为家乡办教育做出了极大贡献,至今沈丘的人民还对他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