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付永奇
实习生 刘英哲
本报讯 沙颍河是我们周口人的母亲河,相信略有文化知识的市民都不会写错“沙颍河”的“颍”字。但是昨天上午,一位五年级小学生打来热线,称市区内有6处广告牌把“沙颍河”写成了“沙颖河”。
当日上午,记者按这名小学生提供的线索,在市区几条主干道上果然发现了这6处出错的广告牌:七一路与八一路交叉口以及七一路与中州路交叉口的两个大屏幕电视旁的广告标语错得特别醒目;中州路与滨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以及中州路与交通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两处大型户外广告牌也用错了字;黄河路和建设路上也各有一处广告牌上写大大的“沙颖河”。
商家为什么会写别字呢?市文化部门的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广告牌将“沙颍河”的“颍”字错写成“颖”字,可能是商家是对周口文化了解不深。沙河、颍河、贾鲁河三河在我市的交汇,才有了“小武汉”之称的周口镇,之后才有了川汇区,因此,现在人们都把沙颍河比做我们周口人的母亲河。他指出,商业宣传不仅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更要了解地区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像这些广告牌上的错别字,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同时也会降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周口师院中文系一古汉语老师说,区别“颍”和“颖”这两个字其实很容易:它们同为形声字,虽同音,外形相似,但意义不同。颍,形声,从水,顷声,本义:水名;颖,形声,从禾,顷声,本义:谷穗。记住沙颍河流经周口,河中应有水,就不会写成别字了。
市语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规范语言汉字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区内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已很少出现,尤其是用到“颍”字的行政机关制作的标牌都没有错误。他表示,最近,市语委办将联合相关部门敦促那些商家尽快更换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