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综合
 
 
 
2010年1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汶川地震捐款公示更细化

 

  □新京

  

  1月1日,四川省民政厅通过网络、平面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公示了“5·12”汶川地震接受社会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

  汶川地震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积极捐助,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捐赠资金使用情况的关注。四川省民政厅在2010年的第一天,就采取了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汶川地震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以明细表格的方式公示,向行政透明化、公开化,捐款账目管理制度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收获。

  早在去年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捐赠资金的管理使用要“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此次四川省民政厅公示救灾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未雨绸缪,事先作出明确指示,有很大关系。同时,由于来自国际社会和国内各阶层的捐款数额大,要求在相关监督、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的呼声高涨,也应该和捐款公示有密切关系。

  尽管谁也不愿发生灾难,但中国在客观上就是一个多灾害国家,即使没有灾害,随着社会的进步,扶贫、助教等各种目的和性质的善款,也会源源而来,推动社会捐赠资金使用透明化、账目公示化,可以让捐助者捐得放心,让社会看得明白,意义十分重大;而上级主管部门能否持续关注,能否将这种关注由就事论事转为制度化、法律化的框架,能否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的善款监管体系,社会和舆论的监督能否寻找到“着力点”,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将具有更加深远、更加关键性的意义。

  此次公示的确是一个良好开端,接下来,就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透明,进而更加具有公信力。

  公示采用明细表格的形式发布,但许多支出项目又并不十分“明细”,如许多款项的用处是“某某县公共服务(文化)”、“某某县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公共服务(文化)”是否和灾后重建密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究竟是灾民重建家园所急需的住房、学校、电站、桥梁,还是并不急需的其他项目建设?这些细节,都无法从这张表格中寻出端倪,表格上也未留可供进一步核实细节的电话、网址,而这在许多国家的类似公示中却必不可少。既然如此,舆论、公众欲借此公示,更有效地监督审查善款去向,就变得相当困难。

  据报道,截至2009年4月30日,汶川地震全国共接受国内外捐款659.96亿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107.16亿元,四川省民政厅公示的金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接受善款、物资的部门,不只是四川省民政厅,也不只是四川一个省。既然是公示和透明化,是接受社会监督,就应全方位公示、透明化,全面接受监督。因此,四川省民政厅的公示,只是一个开头,而不是全部。

  新年伊始,四川省民政厅做了件该做的好事。但,既然是好事,就应做彻底,应该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成为日后管理各类善款、捐赠物资用度的框架和指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时评/综合
   第04版:周口/社会
   第05版:周口/民生
   第06版:周口/便民
   第07版:今日关注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国际看点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心灵驿站
   第13版:医疗保健
   第14版:亲子空间
   第15版:地产/家居
   第16版:好吃好喝
安阳挖出
“周老虎”?
期待汶川地震捐款公示更细化
书画联展
庆元旦
亲属拆迁株连干部背离政治常识
西华人民广播电台
停播10年又开播
我市书法家
荣获兰亭奖
“扩内需”勿忘培育农民工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