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明
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媒体和大众的眼球,刺激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促进着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成熟。如何评价两会绝不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笔者以为只有透过形式民主、实质正义、内容科学三个维度,才能更清晰地看待两会的意义。
抛开提案“雷人”与否不谈,单从两会广泛的提案及对两会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来看,两会无疑在民主的形式和实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统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506件 ,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收到提案5430件。而在人民大会堂以外,网络、听证会等也逐渐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两会的有效平台。人民网、新华网两会热词调查 ,“2010我向总理报民生”“2010我有问题问总理”等网络栏目,网民广泛地在代表博客和微博上投票发帖留言,向代表和媒体反映问题及愿望。无怪乎一些舆论专家评论说:今年的两会已不单纯是代表委员的两会,而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全民论坛。两会,也因此被中国公众赋予更多的期待。尽管有些提案有失偏颇,但保护少数群体的利益本身就是民主的题中之意。这是民主的必经之路,相比于过去,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西方也曾经出现(现在也是)不少看起来难以理解的提案。如果说人大的主要作用在于凝聚共识,那么政协则是广泛反映各阶层之意见。
其次,不管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提案和网民意见,则无不透露出对社会公平的关注,这充分体现出的是实质正义。在改革开放实施30多年后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提高,公平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房价问题、放宽户籍限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发展教育、扩大就业等人民关注的主题都浓墨重彩,而审议通过的城乡按相同人口比重选举人大代表的草案,将使城乡同票同权成为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实质正义正在慢慢成为一种可能,人民群众更加幸福且有尊严地生活将是最好的诠释。
被众多网民所诟病的“春雷阵阵”问题,则涉及到提案内容科学与否的问题。《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兼总编辑张晓梅提出“老婆做家务,老公需发工资”,理由是“家务劳动导致了女性就业困难、影响女性发展”。从日本人的角度看,这一想法的确很“雷人”。 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提出“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大学生具备优势”。 地产500强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提出“老百姓没有买房能力,就不要来埋怨政府、社会和开发商”等等。在此,笔者不得不说的是,对于现代民主而言,不仅要有形式上的民主,更加要保证民主的科学性。民主不仅是为了反映意见,更是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保证法律不至于成为一种形式。缺乏科学性的民主会造成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对于立法更是如此,立法是个稀缺资源,不仅要有参政议政的意愿,更要有参政议政的能力。笔者看来,一方面需要严把入口关,使真正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进入人大、政协。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经验的积累,深入社会实践,广泛地听取群众的利益与呼声,力求深入了解民情,切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形式上的民主正在更好地被完善和发展,实质的正义也在一步步地实现,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地提升,三个维度看两会,中国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