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与围绕《红楼梦》引发的曹雪芹故里之争类似,另一部名著《金瓶梅》引发了两省(山东、安徽)三地(阳谷县、临清县、黄山市)的“西门庆故里之争”。(5月4日《河南商报》)
先造谣,后造庙。这是我听作家王蒙说的。此言不虚。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历史名人搞完了,就搞神话名人,如孙悟空故里;神话名人找完了,就找小说名人,如这个西门庆故里。只是,西门庆荒淫之名实在是远扬了,哪里配得上一方形象?不管这些,只要能拉来游客,西门庆也是可以翻案的:“王婆茶楼”通过雕塑惟妙惟肖再现西门庆与潘金莲昼夜幽会之景、狮子桥楼原本是西门庆魂断之地却成了他和潘金莲卿卿我我的表演舞台、死对头武松也开始和西门庆和谐相处……总之,小说中淫贼、恶霸、奸商的西门庆如今又迎来了春天。
是经典文学中正面人物形象不具有吸引力,还是那些负面人物更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不得不说丹麦。丹麦把国宝“海的女儿”——“小美人鱼”铜像整体搬到了上海世博会,在丹麦馆模拟的海岸边展出。“小美人鱼”来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如今成了丹麦象征。世博会是一个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如果把这个舞台缩小到一个国内各地方展现形象的舞台,两省三地如果把西门庆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表,将会如何?难怪有人说,这些地方要做色狼之乡。
市场经济下,一些低俗的,却又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内容在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这是一个事实。在社会上,因为无法选择,促使了这种庸俗商业现象的流行,还有情可原。但如果政府带头倡导庸俗商业内容,显然是混淆了自己的定位。而且,政府不仅力量强大,而且带有极强的导向性,如果去倡导某种庸俗的商业价值,那么对社会价值观的危害将是空前的。
其实,商业社会并非全都是庸俗价值观。在对市场经济的研究中,也有诸如奋斗精神、创新意识、道德标准等。但很遗憾,我们“拿来主义”往往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因为市场经济、商业社会里的下半身,能够直接、快速地带来经济价值,所以就一心朝着下半身奔去。作为对社会导向极强的政府,不仅不去制止这种奔向下半身的潮流,反而还引领、迎合这股潮流,在往下半身的奔跑中冲锋陷阵,实在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