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传明
本报讯 周口籍考古专家马宝光日前应北京大学邀请,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大厅举办了“马宝光先生考古与艺术学术报告会”。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师生聆听了马宝光的报告,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6月7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刚从北京讲学归来的周口籍考古专家、回族学者马宝光先生。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次北京之行,不仅讲述了我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还与北大等高校的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
马宝光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荆三林教授的入室弟子。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在彩陶文、甲骨文、玉饰花纹、汉砖花纹研究及民族宗教典籍的整理翻译诸多方面均有所建树,著述颇丰。他曾多次荣获国家、省社会科学及考古学会优秀论著奖,是河南省民族古籍“八五”“九五”规划项目的学科带头人。他从彩陶纹的各种繁简演变中,直追甲骨文的造字本意,再现了书画同源的事实,在国内考古界引起轰动。马宝光在发现震惊中外考古界的新郑具茨山岩画天书之后,今年他又在南阳方城、平顶山叶县、驻马店泌阳等地发现几千处天书岩画,大大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