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出现“胶囊公寓”后,广州最近也出现了打着“求职公寓、青年公寓、学生公寓”不同招牌的“笼屋”,最便宜只要10元/晚,最贵也不过30元/晚。严格来说,目前绝大多数“笼屋”仍属非法经营,处于地下生存的状态。
二房东改造 “笼屋”招租
所谓“笼屋”就是二房东在租下一套住宅后,简单间隔,摆下高低床,向外出租床位。
一套不到100平方米的住宅通过改造,就可以设置18个床位,其中客厅设有6个床位,只在入口处摆下一张木沙发及电视。这些公寓基本上都配备上网宽带;卫生间里还有洗衣机、电热水器,供租客们免费使用;被套、被子等床上用品都由公寓提供。
这些“笼屋”普遍是男女混住,只是女生床位集中于一两个房间,客厅、卫生间则是公用。
虽然目前多数“笼屋”由于价格低廉,入住率高,很受都市“蚁族”欢迎,但是由于多数“笼屋”的场地面积不合乎旅社、宾馆的营业注册标准,而且在消防和治安方面存在一定隐患,严格来说正是政令严禁的“群租房”,所以绝大多数“笼屋”都处于地下状态。
除了担忧投诉,“笼屋”二房东们也非常小心自己的内部管理,尽量避免在“笼屋”出现一些治安或者刑事案件。比如严格检查入住者的身份证明;其次,二房东多数都是自己亲自驻点“看场”管理,采取一些有技巧的防范措施;第三,部分规模“笼屋”设有私人储物柜,一人一个带锁的格子柜,租客可以将笔记本电脑、毕业证、学位证等贵重物品存放在柜子里。
租期灵活 成本回收较快
“笼屋”具有租期灵活的优点,比起租住城中村或小区房,“笼屋”无须签订至少3个月的合同,比较灵活,也不需要一次性交足押金和租金。
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地点还不确定,长期租住也很不方便,而且现在工作流动很大,“笼屋”能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
而对于二房东来说租下一座公寓“笼屋”,成本也比较低廉,开办一个“笼屋公寓”的成本大约需要一万多元,而房东大约一两个月就能收回成本。
“笼屋”租客多为都市“蚁族”
广州“笼屋”的住客和北京胶囊公寓的租户相似,多为都市“蚁族”。
这些人主要为“广漂一族”,主要指工作、生活基本上都不确定的一个群体,包括初到广州找工作或仍处试用期的大学生、临时短期来广州备考或考试的外地学生、在广州寻找商机的生意人等。
据多个公寓房东介绍,前两个群体是目前“笼屋”内最主要的客户群体,占一半以上。其他租住人群还包括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单身省钱族。
一些“笼屋”租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笼屋”具有交通便利,租金便宜以及租期灵活等优点。这满足了都市“蚁族”求职、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虽然存在种种隐患,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在此居住。(南方)
多知道点儿
笼屋
“笼屋”一词起源于香港,多指老弱贫苦人聚居在人口密度极大的旧楼床位,密密麻麻地困在俗称的“笼屋”之内。
胶囊公寓
今年3月,78岁老人黄日新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建造了8间“胶囊公寓”,每间面积不到两平方米,却可躺、可坐、可看电视和上网。
黄日新表示建造这样的公寓不为赚钱,只想找到一种解决刚毕业大学生过渡房问题的办法。
4月8日,一名山西女孩成了第一名租客。随后,经媒体轮番报道后,从无人问津的“胶囊公寓”到现在一房难求,8间不到两平方米的小房子已全部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