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国庆假期准备找个地方玩玩,不再回老家了。可将近放假时,老公无意中的一句话让我伤感不已。他说:“父母是见一回少一回了,在他们有生之年你最多能再见50次!”当曾以为无法度量的亲情被限定的数字述说的时候,我不禁悲不自胜。我由此而生的思亲之情,加上儿子的欢呼雀跃,所以,回老家!
国庆节当天,在外的兄妹几人也相约回到了家里,孩子们大呼小叫,犹如过春节一般热闹。是啊!平素小院只有父母守着寂寞和空旷,没有多少契机让全家齐相聚啊!
该吃饭了!父母特意准备了我们兄妹都爱吃的家乡饭。大家围坐在桌子旁,争相饕餮。突然,我的腿被软软的东西撞了一下。哦,原来是只可爱的小黄狗。它撅着小小的屁股,翘着短短的尾巴,只顾低头在桌下寻觅。母亲说,这是邻居一个婶子家的小狗,叫“皮皮”,怪可怜的,没人管(婶子今年暮春去世)。你叔去他女儿家了,就托人养着。
皮皮吃完地上的骨头,抬头期待地看着我,那是多么令人伤感的小可爱啊!它的右眼犹如一潭深不可测的池水,似乎蕴含着无限的哀伤。而它的左眼,也曾汪汪一碧的左眼,竟然被一层黑色风干的薄膜覆盖,原来左眼瞎了!母亲说,也不知哪个坏良心的把它左眼打瞎了。语毕,母亲心疼地叹了口气。刹那间,哀怜的泪水差点从我的眼睛里涌出。为掩饰自己,我赶快从盘子里夹一块肉扔给它。它歪着小脑袋香甜地咀嚼着,不时露出雪白的小尖牙。享受完美食,它惬意地伸出粉红色的舌头舔舔油亮黝黑的小嘴巴,然后卧在地上,舒展一下身子,开始舔舐它的小脚。特喜欢小狗的儿子求我让他抚摸一下,并承诺摸了之后一定要洗手。儿子的小手在皮皮的头上轻轻地摩挲着。小狗舒服地微闭着仅有的右眼,多像一个乖巧的婴儿啊!此时我看到的仿佛不是一只小狗,它简直就是自己怀里一个心爱的孩子!
在家这几天,每天父母都问询我们几个想吃什么样的饭,一如我们仍是孩童一般。我们只能愧疚自己尚没有学会父母做特色家乡饭的绝技,唯一能做到的是在他们主厨的时候陪伴左右,做好称职的帮手,陪他们聊聊天。
小狗皮皮这几天也特别兴奋,看我对它疼爱,它就一直依恋着我,我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缺失了主人的疼爱,或许一个陌生人的关怀它就倍感温暖吧!
故乡的山,说是山,其实丘陵而已。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秋日的阳光在五彩缤纷的枝叶上起舞,快乐游走在一呼一吸中。小路旁,殷红的酸枣在丛中若隐若现,我迫不及待地拨开荆棘,轻轻摘下一颗。分明是一颗相思红豆!它在秋日将尽之时,在即将投身大地母亲怀抱之时,在光影的交错中,无声地宣泄着对时光的眷恋。我含在嘴里,酸中微甜,薄薄的果肉里裹着硕大的核。没了果肉,我仍久久地把核含在口中,咀嚼着秋日的馈赠。
到了山顶,眺望着远方的山脉、近处的村庄,在葱郁中寻觅我的家。多么熟悉的景致,儿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往日视为重负的农忙,今天成了假日体验生活的由头;往日熟视无睹的一草一木,今天成了眼中、心中珍贵的宝贝。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哥哥开车送我们,在车里,我回望父母,小狗皮皮也颠颠地跟在车后跑。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温馨质朴的情感,在油画般的景色中静静流淌。我的故乡,那山,那人,那狗,又何尝不流淌着脉脉温情呢?
人到中年,备尝岁月艰辛,沧桑的经历捂熟了少时的青涩。看到那山,那人,那狗,想起的不是少时的无奈、苦闷,而是珍藏在记忆中的父母的千般嘱咐、万般叮咛以及兄弟姐妹的拳拳情意。曾经挺拔的父母,而今老眼昏花,曾经青春年少的兄妹,而今已拖儿带女、早生华发……
常回家看看,看看那山,氤氲着乡情的山;看看那人,我至爱的亲人,还有微驼的背部负起的亲情。从此以后,还要看看那狗,那个让我学会怜爱,学会彼此牵挂的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