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劲松
本报讯 昨日下午,2011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顺利结束,今年我市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是2951人,比去年增加了580人。昨天,记者在我市各考点采访时发现,在考研和就业面前,不少人陷入了迷茫,相当一部分考生迫于就业的压力 “被动”考研。
现状:“被”考研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
“考研是为了深造,也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报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业的孔金瑞是“二战”考研,由于去年考研时数学差了几分,未被录取。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她现在是信心十足。据孔金瑞介绍,她去年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指望考上研究生后能增加自己就业的砝码,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来自沈丘的考生李春理是一位特岗教师,他2008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北京某家公司工作了2年,又于去年9月份被招聘为特岗教师。虽然在外人看来,教师工作待遇好,而且相对稳定,但是小李却不满足,他有着更高的理想,想找到更好的工作,他报考的学校是中国科学院。
来自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的应届毕业生单夏衍说,她来自农村,即将毕业可工作还没有着落,为了扩展自己的就业平台,加上家中父母的支持,她就决定考研了。
原因:就业市场是催生“被”考研的主要因素
对于目前持续的考研热,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就业市场不乐观,是催生“被”考研的最主要因素,很多同学为了能够躲开目前的就业压力和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就选择了考研。同时,目前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是催生考研热的原因之一。不过,虽然现在就业形势的确不乐观,但很有可能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还不如现在,甚至一些学校的研究生就业率还不如本科生,这些问题都值得考生们斟酌。
尴尬:大部分考生出了考场奔职场
记者采访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在此之前都将时间花在了考研上,没有时间去找工作,有的甚至辞去现有不太满意的工作集中精力考研。他们表示,考试完后,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该考虑找工作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