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点
 
 
 
2011年4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华出了个“赵本山”
——访全国绝对笑星模仿秀大奖获得者王江华
  王江华在乡亲面前模仿赵本山

  □晚报记者 高洪驰 文/图

  王江华,西华县聂堆镇古楼营行政村人,2010年毕业于河南省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河南省某电视台供职。他曾参加“绝对笑星——中国笑星超级模仿秀”比赛,并跻身“赵本山模仿秀”前五强。

  一名农家子弟是如何走上模仿秀大舞台,又是如何跨入绝对笑星行列的呢?4月14日,记者对王江华进行了采访。

  幼年非常淘气

  在母亲刘二云的眼中,王江华幼年非常淘气。有一年,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济公》,王江华看后忍不住模仿起来。为达到逼真的效果,他趁父母亲不在家,把家中的一条新床单剪成条条披在身上,把父亲的一个新草帽撕烂戴在头上,还手拿一把芭蕉扇到大街上表演。他的这一举动虽引得过往行人捧腹大笑,但刘二云看到儿子将床单撕得不成样子,把他拉到家中狠狠地打了一顿。

  模仿崭露头角

  2003年,王江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西华县一高。高一时,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课本剧”表演赛,王江华自告奋勇上台表演。他表演的节目是模仿喜剧《阿巴贡》里的一段配音,王江华滑稽幽默的表演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这次比赛他获得了一等奖。

  比赛过后,好多同学都说王江华的声音很像赵本山,从此他就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赵本山。为掌握赵本山的表演技巧,王江华观看了大量赵本山演出的小品录像。“刚开始时是模仿赵本山的声音、动作,后来便琢磨赵本山的表演技巧。”王江华说,后来,校友送给他一个“本山”的绰号。

  艰难的选择

  2006年高考前夕,西华县文化馆一位负责人发现了王江华的表演天赋,动员他参加周口市举行的一个大型文艺晚会,上台表演赵本山的小品《小草》。由于就要参加高考,王江华心中充满了矛盾,经过再三权衡,他放弃了那次展示自己表演才能的良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王江华本想报考表演专业,以求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但由于学费太高,他忍痛放弃,转而选择了学费较低的河南师范大学。

  伯乐慧眼识马

  到河南师范大学报到的当天,在该校“大学生艺术团”展示橱窗中,王江华看到许多艺术团团员与表演艺术家的合影,他暗下决心,“我也要加入大学生艺术团”。

  机遇永远青睐那些不断追求的人。在第一节课上,新生要做一个自我介绍,轮到王江华时,他不自觉带出了赵本山的口音。班主任听后高兴地说:“我们班要出表演人才了。”

  后来,王江华所在班级一致推荐他参加全校举办的才艺表演比赛。王江华不负众望,以宽厚的音色和滑稽幽默的表演赢得了比赛大奖。系辅导员赵培建看过王江华的表演后,推荐他代表中文系参加全校的迎新春联欢晚会。联欢晚会上,学校负责文艺工作的学生处处长东南清看过王江华的表演后,当即决定破例让王江华加入“大学生艺术团”。

  进军笑星模仿赛

  2006年的一天,东南清偶然得知中国曲艺家协会和深圳卫视要举办“绝对笑星——中国笑星超级模仿秀”的消息后,力荐王江华参赛。

  当时全国8个赛区中,只有哈尔滨赛区尚未进行选拔赛,东南清就和该赛区组委会联系,反复介绍王江华的情况,最终哈尔滨赛区组委会同意免去王江华的参赛费用。在哈尔滨赛区,通过比拼,王江华获得了全国模仿秀总决赛的资格。

  从哈尔滨回郑后,王江华在东南清等老师的辅导下,夜以继日地做了一个星期的封闭式准备,然后赴深圳参赛。经过激烈角逐,王江华获得了“绝对笑星——中国笑星超级模仿秀”大奖,跻身“赵本山模仿秀”前五强,并获得最佳精神提名奖。

  

  当场跪地谢师恩

  2007年元旦,在“绝对笑星——中国笑星超级模仿秀”颁奖晚会上,当王江华从评委老师手中接过“全国模仿秀绝对笑星大奖”奖牌后,东南清冲上颁奖台,抱着王江华哭出声来,王江华也当着众多评委和观众的面跪在了东南清面前,哭着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东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呀!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你对我的恩情。”也就是在这次颁奖晚会上,王江华零距离接触到了偶像赵本山。当时,王江华发现赵本山的扣子没扣好,便走上前帮忙,结果由于心情太激动,扣错了,真假赵本山当场演了一场“双簧”。

  家乡是我的牵挂

  “表演一段,表演一段!”4月14日上午,王江华的家中挤满了乡邻,在乡亲的邀请下,王江华进行了即兴表演,他幽默的表演赢得了乡亲的阵阵掌声。村民孙翠琴说,今年春节期间,王江华曾回乡表演,“这孩子从小就爱表演,我们都很喜欢他”。

  据了解,2007年12月,王江华获得了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奖金8万元。面对这些钱,王江华首先想到的是为家乡办点事情。通过考察,王江华与学校的其他志愿者在西华县红花镇龙池头行政村办起了一所艺术学校,为全村百余名孤儿及农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的艺术教育。 

  “宣传家乡,回报乡亲对我的抚养之恩,是我应该做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的帮助。”王江华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广告
   第04版:周口/民生
   第05版:周口/便民
   第06版:视点
   第07版:国内/社会
   第08版:国际看点
   第09版:文娱新闻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周口文化/连载
   第12版:广告
   第13版:楼市周刊
   第14版:楼市/关注
   第15版:楼市/家居
   第16版:楼市/广告
西华出了个“赵本山”
食品标准的“惑”与“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