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书
 
 
 
2012年3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摆脱郁闷,需要精神的药方

  曾几何时,“郁闷”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无助、委屈、迷茫、痛苦……统统可以用它来代言。那么,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多要郁闷的事情?都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没处发泄,只能憋在心里呢?知名作家梁晓声最近完成新作《郁闷的中国人》,就从人们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中为我们挖掘出郁闷的根源所在。

  在梁晓声的文字里,中国人郁闷的事情可真不少,现如今人们虽然不愁吃喝了,但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一个接一个现身,尤其是年轻人,面对就业、生活的压力时,更是郁闷得不得了。

  总之,中国社会加大马力向前发展的同时,却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无法排解怎么办?中国人开始变了,每个人心里都饥渴而焦虑,却茫然不知所措。很多时候,你会感觉周遭的世界变得浮躁、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说得好听,这是多元化,说得不好听,就像梁晓声书中所提到的那样,是精神缺失。

  如果一个民族仅仅满足于“暴发”场面,而没有更强烈的内心诉求,那就是一个在精神层面上没有自我、没有激情、注定要被别人的精神诉求“牵着鼻子走”而缺乏新意和创造力的民族。 

  面对精神的缺失,我们又该怎么办?在梁晓声的意识里,拯救精神缺失的良药不在别处,他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如今的年轻人身上,虽然在网上,对于现实的诸多议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时而“吐槽”,时而“愤青”。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将成为中国未来高品质文化的守望者,更愿意奉行“抓住当下,享受当下;更在乎的是于当下是否活出了好滋味、好感觉”的全新理念。

  这些年轻人,虽未必如孔子那般“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或许能践行《晏子春秋·内篇》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意义,锲而不舍地坚持找回真正的自我。或许,“郁闷”对中国是一种困扰,但又蕴含了可贵的契机,因为从其身上,我们能看到求变之路。

  (明舒)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关注中国 关注两会
   第03版:关注中国 关注两会
   第04版:时政新闻
   第05版: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内深读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读书
   第15版:百姓写手/连载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楼市/综合
   第21版:家居/家事
   第22版:魅力/家居
   第23版:时尚家居
   第24版:广 告
摆脱郁闷,需要精神的药方
江城
郁闷是社会的情绪脉搏
大故宫
母爱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