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劲松
本报讯 清明节临近,扫墓祭祀高峰逼近。昨日,记者在周口市西陵园、川汇区福寿园等公墓看到,今年鲜花祭奠蔚然成风。市民政局事务科胡朝阳科长介绍,今年以来用鲜花祭奠的人达到七成。
记者在周口市西陵园、川汇区福寿园看到,陵园沉浸在花的海洋中,有玫瑰、菊花等鲜花,也有塑料花。市西陵园张保成介绍,原来市民扎纸房子、纸楼子、纸马、纸车祭奠的现象现在几乎没有了,烧香、烧纸的现象也很少,市民们现在祭奠以鲜花为主。“由于鲜花保鲜时间较短,也有市民购买塑料花用于祭奠的”。
“网络祭奠逐渐被一部分人认可。”张保成介绍,不过,网络祭奠被大多数人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市民闫先生在北京工作,虽然可以在网络上祭奠他的亲人,但闫先生还是回来了,他一时还不能适应网络祭奠这个方式。
市民政局事务科胡朝阳科长介绍,为倡导市民文明祭祀,疏散殡仪馆祭奠人群,我市民政部门大力提倡市民进行各种方式的网上模拟祭奠活动和集体共祭活动。
据介绍,为了“清明”安全,我市各陵园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强与宣传、公安、交通、工商、林业、消防和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重点做好人员疏导和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确保祭扫秩序和消防安全。
“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我们已经把灭火器送到相关消防部门检修,由专业人员教授园区工作人员操作灭火器的方法,达到园区每个人都会使用,以备紧急情况时大家都可以操作。”张保成说,他们还特意建了一个停车场,以缓解交通压力,供前来祭奠的人停车。
胡朝阳提醒广大市民,今年“清明”祭扫活动为期1个月(3月15日至4月15日),其中3月31日到4月3日为高峰日。希望广大市民最好避开这几天高峰时间祭扫,以减少等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