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结束,高考过后的“庆功宴”、“谢师宴”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据了解,一些初中生甚至小学毕业生也加入了“谢师宴”的行列。与此同时,随着初中和高中毕业季的到来,一些同学之间的聚会也多了起来,无论下馆子、吃地摊还是其他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喝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
而据医学专家研究,酒精对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影响颇大,且会降低未成年人的记忆力。同时,由此引发的各类治安和刑事案件也屡见不鲜。为此,《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作出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明确标志。然而无论是街头的烟酒行、酒吧还是酒店(饭店),我们却鲜见“不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标示。不仅如此,面对未成年人,拒绝售酒者几乎没有。
那么,造成此现状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未成年人饮酒究竟有哪些严重后果……记者多方采访,试图揭开迷雾。
商家“说不”者稀少
记者先后走访了郑州市农业路、南阳路、红专路、文化路等多条道路上的烟酒行,没有发现一家烟酒行悬挂“不向未成年人售酒”标志。
在文化路一家烟酒行,当记者提起“不得向未成年人售酒”这一规定时,40多岁的店主摇摇头表示,他们的烟酒店开业不久,没有听说过这种规定,也从来没有人过问这件事儿。南阳路一家店主表示,听说过,可是他们没有权利查看人家的身份证,也无法认定对方是不是未成年人。
河南省久立方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步赞表示,平时他们只能根据外表来判断是不是未成年人,如果一看就是小孩儿的,他们坚决不予售酒。步赞还告诉记者,其实禁止向未成年人卖酒,对正规的酒类流通企业来说销售影响并不大,但对于一些小的饭店尤其是学校附近的饭店来说“可能影响更大些”。
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未成年人饮酒的危害,不仅酒类流通企业不重视,很多家长对此也“意识模糊”。对于未成年人饮酒问题,一项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100个家庭里,发现10%的家长允许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男孩喝酒;20%的家长对未成年人喝酒不置可否;10%的家长从不关心孩子这方面的事情;10%的家长认为视情况而定。
现在很多家长经常带孩子出入一些酒席、宴会等等,家长们一个比一个喝得劲大,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显然也是很大的。还有一些家长,平时在家里没事儿也喝二两,个别家长还喜欢让孩子陪着喝一点,这对未成年人饮酒起到了较坏的带头作用。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加上孩子认识不到饮酒的危害性,导致未成年人饮酒现象普遍。
西方一些国家对青少年饮酒普遍实行法律禁止,并严格执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法定饮酒年龄,英国是18岁,荷兰是18 岁,波兰是16岁,德国是18岁,澳大利亚是18岁,瑞典是16岁,丹麦是18岁,新西兰是20岁。当美国50个州1988年立法把饮酒的合法年龄提高到21岁后,青少年的饮酒量下降了约13%。
专家建议商务部门对此加强监管检查,或者委托行业协会之类的机构加强行业自律,也可统一制作标志牌进行发放,或出台规定要求酒类企业在明显位置悬挂醒目标志。
律师从立法角度建议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饮酒,在酒类经营场所悬挂统一标牌予以明示。此外,社会、家庭、学校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饮酒的害处,从而自动离而远之。(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