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仅有“诗仙”之称,而且是个美食家。
杜甫有一首诗《饮中八仙歌》,写了唐代的八个酒仙,其中李白的形象尤为突出。“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后的李白豪气纵横、狂放不羁、桀骜不驯。
“太白鸭”相传始于唐朝,与诗人李白相关。李白幼年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直至25岁时才离川。李白在四川近20年生活中,非常爱吃当地制作的焖蒸鸭子。
后来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曾设法接近唐玄宗,他竟然想起了年轻时在四川吃过的美味鸭子,就用肥鸭加上枸杞子、三七和调味料等蒸制后,献给玄宗。玄宗食后,觉得此菜味道极佳,回味无穷,大加称赞,并为焖蒸鸭子起名为“太白鸭”。“太白鸭”便由此历代相传,成为四川的一道名菜。
“翰林鸡”是楚北安陆市太白酒楼烹制的系列太白菜肴之一,此肴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职之意。据有关史籍记载,李白平素嗜酒佐食之物,最喜食鸡、鸭、鹅、鱼及蔬果菜肴,也吃牛、羊肉,唯独不食猪肉。友人素知诗人生活癖好,故常以鸡、鸭、鹅等作菜佐助兴。在众多酒肴中,而李白尤对“烹鸡”最感兴趣。曾作诗曰:“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童嘻笑牵人衣”。后来,人们便把“烹鸡”起名为“翰林鸡”。
由此可见,诗仙李白一生很爱美食。
(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