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您 圆梦有我”贫困大学新生系列报道(二)
□晚报记者 马治卫/文 朱海龙/图
鹿邑县涡北镇大李营村处在鹿邑县产业集聚区内,虽属城中村,可居住在此的李春艳却没有城里人的优越感。李春艳的父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行走困难,因治疗费用较高,他一直拒绝接受治疗,致使病情越拖越重。去年,李春艳的父亲在郑州做了手术,手术费花了近10万元。这不仅花光了李家的积蓄,还欠了很多债。更要命的是,李春艳的父亲手术后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
从那以后,家庭重担全部落在了李春艳的母亲身上。原本家里种有两亩地,可后来这两亩地也被征收了,赔偿款还了账。为了维持生计,李春艳的母亲常常要到附近的工厂打零工。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李春艳产生过弃学打工的念头,但一看到父母期盼的眼神,这个念头就打消了。从此,李春艳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寄托,刻苦学习。今年高考,李春艳考出了506分的成绩,位居全班第五名。
为了筹集上大学的费用,李春艳走出考场后,本打算去南京一家电子厂打工,可由于没有路费,这一愿望没能实现。接着,李春艳又来到鹿邑县工业集聚区找工作。几经周折,她在一家手套厂找了份临时工。尽管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去上班,晚上七八点才回家,但李春艳体会到了“自己能养活自己的快乐”,她感到很满足。
“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我去工厂找工作时,厂里听说我是为挣学费而来的,很照顾我。不但立刻为我安排了工作,而且还提出干一天就立刻给一天的工钱……暑假里,我基本上能挣两千多块钱。就在我为学费凑不够而发愁时,‘圆梦行动’也向我伸出了援手。”李春艳说,“我一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争取早日成才,以报答社会对我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