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马治卫/文 朱海龙/图
鹿邑县王皮溜镇程庄村的程钰婷,今年的高考成绩在村里排名第一,可她家的3间旧平房却是村里最破的。
“奶奶经常生病,爷爷今年70多岁了,还经常到工地给人家垒砖头、盖房子,爸爸长期在外打工……”程钰婷向记者介绍她的家庭情况时声音很小,话语中带着无奈,“妈妈腰椎间盘突出,心脏还不好,她在照顾家人起居之外,只要有点空闲,就四处找活干。妈妈有时到工厂干些体力活,有时会从县城批些蔬菜、水果、卫生纸之类的东西拉到镇上卖。”
程钰婷回忆说:“我11岁那年的寒假,一天早上起床,发现妈妈不在家里,我知道妈妈肯定是又到集上出摊了。想到天那么冷,妈妈吃不到热乎饭,我就照着妈妈平时做饭的样子学做饭。我先生火把馒头馏热,接着又炒了个白菜,尽管没少费劲,最终还是把饭做熟了。随后,我步行了三四里路赶到了集上,把饭送到了妈妈手里。”
听了女儿说起以前的事,程钰婷的妈妈说,当时集镇市场管理还不太规范,谁要是出摊去晚了,便找不到卖东西的位置了。为了抢个好位置,另外也是为了多卖些东西,她通常是早出晚归,有时凌晨两点就起床了。
家人的辛苦,程钰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决心刻苦学习,用成绩回报家人。初中毕业时,她考入了鹿邑县一高宏志班,每年都能拿到学校奖学金。在今年的高考中,她考出了572分的好成绩。“妈妈今年42岁了,还没有走出过鹿邑。我知道妈妈有个愿望,就是到北京看天安门。” 程钰婷表示,等学有所成时,她将带妈妈去北京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