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物质的《小时代》继《人民日报》批评、高群书炮轰等事件后,近日再陷“排片垄断”话题。新华社以“《小时代2》借‘排片垄断’大赚‘黑心钱’——‘七夕档’趋利排片引争议”为题,严厉批评。烂片横行,让多少电影前辈长吁短叹。“阴谋论”与“市场论”的争论也随之而起。到底是“阴谋”起了作用还是因为现在“市场说了算”,导致很多“好片”无处容身?让我们一起回顾《小时代》引发的种种风波,且看这喧嚣下的耐人寻味之处。
风波一:炫富拜金引发《人民日报》批评
回应:能激起讨论就了不起,被骂才更利于宣传
7月15日,《人民日报》重拳出击,用相当严厉的措辞,直指郭敬明炫富拜金太过火,沽名钓誉、追名逐利,已经丧失了作为一名作家的格调和社会责任心。文章认为,文艺作品的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更不能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3》的出现。”
对于骂声,出品方表示在宣传第二部时会较为低调,郭敬明则淡定回应,“能激起讨论就了不起,被骂才更利于宣传”。
点评:《小时代》明目张胆的拜金确实让人相当不舒服,但不管怎么骂,《小时代2》依然势不可挡地来了。
风波二:价值观扭曲遭遇影评人“群殴”
回应:我的电影不是道德教科书
先是著名影评人周黎明批评:“多数郭粉想要买得起影片中的那些东西,过上影片里的那种生活,就得当小三才有可能。这就是该片隐含的价值观。”紧接着,资深编剧“鹦鹉史航”也毫不留情地斥责《小时代》演员演技差。以上面两位为首的“反小时代”一派,很快便遭到了郭敬明粉丝的群起围攻。
对此,郭敬明回应:“你是谁你看到的就是谁。我的电影就不是道德教科书,‘我要教你做人’什么的也不该是电影的出发点。”
点评:据报道,近日大胡子张纪中在接受采访时也炮轰《小时代》“什么玩意”。在这个喧嚣的多元时代,多元的价值观激烈碰撞,也许不可避免。
风波三:高群书微博掀骂战
回应: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是市场选择电影
电影《小时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二十个大城市的排片比例高达45.01%,引发公众对发行方“暗箱操作”的质疑。《小时代2》依旧延续了“霸气”的高排片率,也难怪同期上映的导演们心中不爽了。
近日,导演高群书遭郭敬明粉丝微博“围攻”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虽然高群书参与了电影局出面安排的与郭敬明的恳谈会,并表示大家都和解了,但随后高导又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再次把与《小时代》的纷争摆上台面。
对于“排片猫腻”的质疑,郭敬明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院线愿意排那么多片子,是他们一个自发的行为,电影院都不是我郭敬明开的,我也不能决定谁排多少。”
点评:《小时代》的商业操作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并不是单纯的电影品质决定了排片量。不过对骂骂咧咧的前辈导演来说,光骂显然是不够的,要看看今天这个时代,别人怎么宣传,怎么营销,这也是学问。
风波四:新华社批“排片垄断”
回应:不拍《小时代2》,观众就会去看贾樟柯吗
《小时代2》已掘金2亿元,离下档至少还有半个月,“钱”途无量。新华社13日批《小时代2》借“排片垄断”大赚“黑心钱”,文中指出:当银幕被少数几部“财大气粗”的电影所垄断,电影文化的多样性也被扼制。在法国,每部影片都被规定在任何一个影院的排厅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也不能超过该电影院总场次的三分之一。贾樟柯导演也引述了法国的相关排片政策呼吁限制这种垄断行为,而郭敬明则大胆放话:“公众选不选择贾樟柯,这是民族的文化审美问题。不拍《小时代2》,观众就会去看贾樟柯吗?”
点评:《小时代》作为中国电影现象显然要比作为中国电影更有讨论性,给财大气粗的商业片一个怎样的恰如其分的位置?不但是院线要考虑的,也是管理部门应该思考的一个事。(叶馨)
杨幂《小时代2》频曝金句 哽咽旁白成催泪弹
本报综合消息 电影《小时代2:青木时代》正在全国火热上映中,郭敬明+杨幂的人气组合让电影一路过关斩将,票房已经突破2.4亿 元大关,并且势头看涨。人气小花旦杨幂不仅诚意十足地在片中颠覆形象饰演“爱哭弱女子”林萧,更是挑战质疑揽下了全片旁白的重任。上映后,杨幂的旁白成了影片的一大亮点,在推动情节高潮的同时也贡献了许多金句,流行一时。
延续了电影《小时代》的设置,在《小时代2》中杨幂依旧作为整个故事的叙述者,用旁白串起了电影架构。而相比于上一部,杨幂这次的旁白显然更加渐入佳境,在平淡叙事、卖萌犯傻、惊讶无奈、伤心痛苦等多种语气情绪之间游转有余,更是时刻配合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尤其是在后半段剧情进入残酷青春的黑暗一面时,杨幂试图用声音的挣扎与无奈来配合剧情可谓恰到好处,更有媒体大赞,“杨幂在发现男友外遇的场景中用哽咽声作旁白配音,堪称将台词与剧情融为一体的神处理”,而观众方面的反馈也明显呈现出大面积的正面反馈,“不得不说,杨幂这次的旁白让我觉得很生动很入戏。”“电影里面本来最担心的是杨幂的旁白,结果反倒是这些旁白给了我最多感触,让我在明白了剧中的人物关系的同时还能层层渐进地感受到剧情和情绪的变化,当真算得上是影片的一大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小时代2》中杨幂的台词更是频爆金句,让观众印象深刻,并在网络上成为引用指数颇高的流行语。如俏皮的吐槽“在国外,他们(顾里和顾源)就是史密斯夫妇,在国内,他们就是凤凰传奇,雷都劈不开。”“我要相信你我脑袋就长在胸上面!”还有讲述姐妹情深的“只要有她在身边,无论我身在何处,我都能放心大胆地睡去。”而“没有人能够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更是成为了各大聊天工具的最新热门签名档。(新新)
《小时代》里没有“风花雪月”
排片垄断这个说法,似乎是今年《小时代》出来后才有的新名词。但“排片垄断”这个事,其实早已有之。只是《变形金刚4》、《钢铁侠3》时,没人提这茬;《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让子弹飞》时,也没人质疑;而早前的3D《泰坦尼克号》和近些时的《速度与激情6》,哪一部排片不垄断?!
所以,你懂的,有识之士并不是厌恶“排片垄断”,他们只是见不得《小时代》系列在垄断而已。
对于争议,郭敬明有句回应:我不拍电影了,你们就都看贾樟柯了吗?其实,郭敬明贾樟柯并非“敌手”,他们的电影不是同一类,做比较毫无市场参考价值。同样的,假设你用《青春派》来和《小时代》作比,说都是讲青春的,但前者3000万后者却冲5亿,来印证市场的不正常。其实,文艺小清新夹杂高考之痛的《青春派》数百万投资有这个成绩,已值得庆祝。而《小时代》是视觉系娱乐片,除了郭敬明积攒多年的书迷,5000万投资用了7000万来做宣传,不大卖才怪!
真正算得上《小时代2》“牺牲品”的,也是微博口水战打得最凶的,是高群书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以“风花雪月”的阵容和原有基础(指电视剧和小说)不到2000万票房,确实惨。
可是,七夕当天《一夜惊喜》2500万,《环太平洋》3000万,《小时代2》3200万,《宫锁沉香》2100万。这意味着,在《小时代2》的“打压”下,其他电影都有还算正常的票房表现,可“风花雪月”当日才220万,这应该就不仅仅是“排片垄断”可以造成的了。
想知道原因吗?个人觉得,首先,黄晓明没有拿出“合伙人”和“致青春”时的宣传劲头来,他连和女朋友同场出席个发布会都吝啬,你还指望什么?!看看范冰冰对宣传是多么敬业好吗?其次,用网友的鲁迅体来概括——最近看了两部电影:一部(《小时代2》)是烂片,另一部(“风花雪月”)也是烂片。(马彧)
相关新闻
郭敬明